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溶液X中含有绿色染料,溶液Y中含有红色染料,溶液Z中含有蓝色染料.实验开始时,两支漏斗中溶液液面的高度一样.10min后观察的结果是:溶液X液面上升,溶液Y液面下降;溶液X中只有绿色染料,溶液Y中含有了红色和蓝色染料,溶液Z中含有了绿色和蓝色染料.下列有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溶液Z的浓度最高
B、溶液Y的浓度最低
C、溶液Y中的溶质分子能够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X中
D、溶液Z中的溶质分子能够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X中
考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专题: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溶液X液面上升,且只有绿色染料,说明Y和Z中的溶质都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X液面上升而Y却下降,说明X的浓度最大,渗透压最大,导致Y中的溶剂进入到X中.
解答: 解:A、由题意可知,10min后溶液X液面上升,表明Z中的溶剂进入了X,溶质没有进入X,溶液X浓度大于溶液Z,A错误;
B、溶液Y液面下降,表明溶液Y浓度小于溶液Z,B正确;
CD、溶液X中只有绿色染料,溶液Y中含有了红色和蓝色染料,溶液Z中含有了绿色和蓝色染料,表明溶液Z中的溶质分子能够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Y,溶液X中的溶质分子能够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Z,C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以装置图形作为信息的载体,考查渗透原理的相关知识,提升了学生分析图形,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为植物代谢的一组问题,请据图、表回答问题.
(1)如图1为植物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的过程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有关物质,数字表示相关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符号所表示含义:
D.
 
  F
 
  G
 
  ④
 

2)若图1中化合物B的含量在24小时内发生的变化如下图2,请回答:
G点时B化合物含量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所致.
 
点的出现可能是由于白天天气暂时由晴转阴造成.请在坐标图4中画一条曲线,表示上图中的EH段(10时至14时)水稻叶肉细胞中C3酸含量的变化趋势(设a点为10时的C3酸化合物含量).
3)氧气是光合作用的副产物,请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实验方法证明氧气的氧原子来自何种反应物:
 

 

(2)如图3 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示意图,该装置放在标准状况的环境中.
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mL,毛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X处.然后遮光30分钟,针筒必须移动0.2mL才能保持水滴维持原位(X点).针筒移动的方向是向
 
接着光照30分钟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6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X的位置.若以释放出的氧气量来代表光合作用速率,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是
 
mL/小时.光照的1小时内该绿色植物实际产生氧气
 
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已知DNA分子中,一条链的(A+G)/(T+C)为0.7.那么,在它的互补链中,(A+G)/(T+C)应为(  )
A、1B、0.3
C、0.7D、1.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几个基因的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
A、R中的全部脱氧核苷酸酸序列均能编码蛋白质
B、R、S、N中只有部分脱氧核苷酸序列被转录形成mRNA
C、片段M应是基因R或S的非编码区
D、每个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的替换,都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利用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不可以判断(  )
A、细胞的死活
B、细胞膜是否具有流动性
C、蔗糖分子的跨膜运输方式
D、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伸缩性大小的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利用紫外线对离体培养的小鼠绒毛上皮细胞进行诱变处理后,对甘氨酸的吸收功能丧失,且这种特性在细胞多次分裂后仍能保持.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经过诱变的细胞都含有一对相应的隐性突变基因
B、突变后的细胞的细胞膜上相应的载体蛋白缺失或结构发生变化
C、突变后的细胞中转运RNA种类减少
D、诱变处理破坏了细胞中催化ATP合成的相关酶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DNA结构与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DNA分子中G-C碱基对含量较高,其结构稳定性相对较大
B、DNA分子脱氧核苷酸序列的多样性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C、DNA复制时,新合成的两条子链分别在两个子代DNA分子中
D、PCR扩增DNA分子时不需要解旋酶,需要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为从血红细胞中提取核糖体的大致过程,下列对该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步骤①加入14C-氨基酸的目的是为了在步骤⑤中检测核糖体
B、步骤②的目的是破坏细胞膜
C、步骤③④的目的是分离细胞器或细胞结构
D、该过程运用了渗透作用原理、同位素示踪、离心法、层析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将一株高秆抗病植株(甲)与另一株高秆易感病植株(乙)杂交,结果如图.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如只研究茎高度的遗传,图示表现型为高秆的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为
1
2
B、甲乙两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代有6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C、对甲植株进行测交,可得到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个体
D、以乙植株为材料,通过单倍体育种可得到符合生产要求的植株占
1
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