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①对供、受体的选择和处理(选择遗传特性和生产性能优秀的供体,有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繁殖能力的受体.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用促性腺激素对供体母牛做超数排卵处理);②配种或人工授精;③对胚胎的收集、检查、培养或保存(对胚胎进行质量检查,此时的胚胎应发育到桑椹或胚囊胚阶段);④对胚胎进行移植;⑤移植后的检查.
2、胚胎分割的特点:来自同一胚胎的后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胚胎分割可以看做动物无性繁殖或克隆的方法之一.
解答 解:(1)图中过程a要用促性腺激素对供体母牛进行处理,以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在这项技术中,供体母牛的主要职能变为只产生具有优良性状的胚胎,繁重而漫长的妊娠和育仔的任务由受体取代,大大缩短了供体本身的繁殖周期.
(2)图中b过程是指胚胎的收集(或冲卵).其生理基础是哺乳动物的早期胚胎形成后,在一定时间内不会与母体子宫建立组织上的联系(或处于游离状态).
(3)c过程中移植的胚胎应发育到桑椹胚或囊胚阶段,该胚胎应移植到与供体母牛同种且生理状态相同的受体母牛体内,使之发育成新个体.若要通过胚胎移植获得遗传物质完全相同的两个新个体,可在移植前用胚胎分割技术进行处理.
(4)在早期胚胎培养过程中,通入的气体除氧气外,还要含有5%左右的CO2,其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5)从良种母牛卵巢采集的卵母细胞,需要进行体外培养至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才具备与精子受精的能力.在体外受精前,要对精子进行获能处理,通常采用的体外获能方法有培养法和化学诱导法两种.受精时每个卵子只与一个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防止多精人卵的屏障有透明带反应和卵黄膜封闭作用.
故答案为:
(1)促性腺 只产生具有优良性状的胚胎
(2)胚胎的收集(或冲卵) 不会与母体子宫建立组织上的联系(或处于游离状态)
(3)桑椹胚或囊胚 生理状态 胚胎分割
(4)CO2 维持培养液的PH
(5)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培养法 透明带反应和卵黄膜封闭作用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胚胎移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大部分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近中央少部细胞进行减数分裂 | |
B. | 大部分细胞的染色体会往两极移动 | |
C. | 细胞小、排列紧密 | |
D. | 同一视野内进行细胞分裂的各个细胞,均处于相同的分裂时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磷脂是构成结核杆菌和噬菌体的必需成分 | |
B. | 蓝藻细胞内有光合色素,水绵细胞中有叶绿体 | |
C. | 植物细胞的“系统边界”是细胞壁 | |
D. | 人体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中CO2产生量与O2消耗量的比值大于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分别是次生演替和原生演替 | |
B. | 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演替生长成次生林 | |
C. | 演替过程中的群落没有垂直结构 | |
D. | 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