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细胞质基质是蛔虫产生ATP的唯一场所 | |
B. | 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 |
C. | 人体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大部分来自有氧呼吸 | |
D. | 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不产生ATP,也不释放热量 |
分析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类型 | 有氧呼吸 | 无氧呼吸 |
必需条件 | 氧和酶 | 不需要氧,但必需有酶的催化 |
场所 | 细胞质基质(第一阶段) 线粒体(第二和第三阶段) | 细胞质基质 |
物质变化 | ①C6H12O6+6O2+6H2O$\stackrel{酶}{→}$6CO2+12H2O ②ADP+Pi$\stackrel{酶}{→}$ATP | ①C6H12O6(葡萄糖)$\stackrel{酶}{→}$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 ②C6H12O6(葡萄糖)$\stackrel{酶}{→}$2C2H5OH (酒精)+2CO2+少量能量 ③ADP+Pi$\stackrel{酶}{→}$ATP |
能量释放 | 产生大量能量 | 产生少量能量 |
特点 | 有机物彻底分解,能量完全释放 | 有机物氧化没有彻底分解,能量没有完全释放 |
联系 | ①第一阶段完全相同 ②实质相同: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
解答 解:A、蛔虫只能进行无氧呼吸,进行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所以细胞质基质是蛔虫产生ATP的唯一场所,A正确;
B、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也不含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所以只能进行无氧呼吸,B正确;
C、人体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只来自有氧呼吸,而无氧呼吸只产生乳酸,C错误;
D、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而在第二阶段不释放能量,所以第二阶段不产生ATP,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有氧呼吸、无氧呼吸过程的理解,可以通过流程图分析,表格比较,典型练习分析强化学生的理解.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江苏苏中三市(南通、扬州、泰州)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栗斑腹鹀是一种世界性濒危鸟类,多栖息于有矮树的山坡草地等中,主食植物种子,夏季也吃小型昆虫。某地区由于修建车道、开垦耕地、火烧等原因导致栗斑腹鹀种群生境破碎化(如右图)。为研究生境破碎化后斑块面积及周边环境对栗斑腹鹀种群密度的影响,科研人员调查了该地区食物资源相似的4个斑块,结果如下表。分析回答
斑块1 | 斑块2 | 斑块3 | 斑块4 | |
面积/Km2 | 0.38 | 1.2 | 0.2 | 1.25 |
栗斑腹鹀 | 10 | 6 | 2 | 33 |
(1)栗斑腹鹀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成分),其采食同化的碳元素,除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到无机环境中外,还可流向 、 。
(2)请根据表中数据,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画出各斑块中栗斑腹鹀种群密度柱状图。 。
(3)生境破碎化后4个斑块中的栗斑腹鹀种群是否存在地理隔离?理由是 。
(4)根据本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 | |
B. | 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 | |
C. | 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 |
D. | 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与F1红花植株的基因型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组别 | 实验材料 | 实验试剂 | 实验目的 |
A | 杨树根的永久装片 | / | 高倍镜的使用 |
B | 新鲜的菠菜叶片 | 无水乙醇、SiO2、层析液 | 观察叶绿体中的色素 |
C | 糖尿病人的尿液 | 斐林试剂 | 观察特定颜色 |
D | 洋葱根尖 | 解离液、龙胆紫溶液等 |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肾小管处,原尿中的K+通过甲过程进入上皮细胞内 | |
B. | 运输K+的载体蛋白甲和离子通道蛋白乙不能运输Ca2+ | |
C. | 若该图表示神经纤维的细胞膜,则A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内侧,B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外侧 | |
D. | 乙介导的是顺离子浓度梯度的运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种植转基因作物应与传统农业种植区隔离 | |
B. | 转基因作物被动物食用后,目的基因会转入动物体细胞中 | |
C. | 种植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因基因扩散而影响野生植物的遗传多样性 | |
D. | 转入到油菜的抗除草剂基因,可能通过花粉传入环境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