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人的性染色体在精子形成过程中的分裂图像(常染色体未显示),则该细胞形成的精子与正常的卵细胞结合,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和性染色体的组成可能是( )
①47,XXY ②47,XYY ③45,X0 ④45,Y0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河南师大附中高二上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甲、乙、丙及NAA等四种植物激素的作用模式如下图,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皆可促进果实成熟
B.甲乙丙皆为非蛋白质的小分子有机物
C.乙丙之间具有协同作用
D.甲乙之间具有拮抗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河南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的广泛接种,显著降低了麻疹的发病率,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麻疹列为优先消灭的目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疫苗是小分子物质,其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可被免疫细胞识别
B.初次接种该疫苗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
C.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细胞分化成效应B细胞释放淋巴因子
D.入侵的麻疹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T细胞吞噬消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河南实验中学高二上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和一个同时患白化病和色盲的儿子,则女儿携带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是( )
A.7/8 B.5/6 C.2/3 D.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河南实验中学高二上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农业研究所将抗寒基因导入西红柿中,筛选出抗寒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抗寒植株。某些抗寒植株体细胞中含两个抗寒基因,假定这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随机整合,让一个该抗寒植株与一个正常植株杂交,后代中抗寒植株和非抗寒植株之间的比例为3:1,则这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整合方式可用下列的哪个图表示(黑色圆点表示抗寒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河南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7分)下图㈠为高等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部分代谢示意图;下图㈡为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定绿色植物对CO2的吸收速率并绘制成的相应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㈠中的物质A是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A在线粒体内彻底氧化分解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光照强度处于图㈡D点之后,对应图㈠中的CO2的扩散途径有_________(以字母表示)。
(3)在图㈡中的A点与D点之间,限制CO2吸收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当光照强度达到D点以后,进一步增加绿色植物CO2吸收速率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以绿色植物叶片为材料,探究环境条件对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请帮助他提出一个探究的课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该实验需要在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河南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科学家通过下列实验(见下图)进行探究:①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是很少的细胞质相连,结果无核的一半(a)停止分裂,有核的一半(b)能继续分裂;②b部分分裂到16~32个细胞时,将一个细胞核挤入到不能分裂的a部分,结果a部分开始分裂、分化,进而发育成胚胎。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结果可以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
B.实验①中,b部分细胞属于对照组,a部分属于实验组
C.实验②中,a部分的操作与实验①中形成对照
D.实验说明细胞的寿命与细胞核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河南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各种细胞器在细胞代谢中起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内质网与蛋白质、脂质和核糖核酸的合成有关
B.洋葱鳞片叶中的液泡对细胞内的环境起着调节作用
C.线粒体在小鼠受精卵的分裂面附近比较集中
D.光能的吸收和转化都是在叶绿体基粒中进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7月调研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生长在含盐量高、干旱土壤中的盐生植物,通过在液泡中贮存大量的Na+而促进细胞吸收水分,该现象说明液泡内Na+参与( )
A.调节渗透压 B.组成体内化合物
C.维持正常pH D.提供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