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支有螺旋盖的试管中进行培养,均获得了“S”形增长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可采用血细胞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
B. 4个试管内的种群达到K值的时间可能不同
C. 试管II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III不同
D. 试管II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IV下降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破伤风芽孢杆菌在无氧条件下可以大量繁殖
B. 稻田定期排水可以避免根细胞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使其腐烂
C. 包扎伤口应选用透气的纱布敷料,以促进伤口处细胞进行有氧呼吸
D. 利用酵母菌无氧呼吸可以生产酒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水稻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胚会产生赤霉素(GA),GA可诱导种子产生a-淀粉酶。为研究GA的作用机制,进行如下实验。
(1)选择_________(填“带”或“不带”)胚的半粒种子,用外源GA处理,一段时间后提取种子中的mRNA,结果如下图所示:
该结果显示_________的产生是受 _________的诱导。
(2)进一步研究发现,GA的作用机制如下图所示:
①胚产生的GA活化了种子细胞内的GIDI蛋白,该蛋白促进了_____的降解,解除了对 _________基因的抑制作用,该基因的表达产物与GARE序列结合,又开启了____基因的表达。
②GARE序列几个碱基的改变使得GAMYB转录因子无法与其结合。该序列改变的杂合种子萌发时,______(填“能”或“不能”)产生a-淀粉酶,原因是 。
(3)水稻的GAMYB基因还与水稻的花粉育性有关,GAMYB的突变个体表现为雄性不育(花粉发育不良)。控制水稻雄性不育性状的基因有些在细胞核内,有些在细胞质内。以该突变体做母本,分别与雄性可育品种进行杂交,获得数据如下:
从表中可以看出,①②组F2代中野生型与突变体的数量比约为____,表明该突变为 _______性性状,该突变基因位于____内。设置第③组杂交实验的目的是证明雄性可育性状由____基因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猫黑毛基因B和黄毛基因b在X染色体上,BB、bb和Bb分别表现黑色、黄色和虎斑色。有一雌猫生下四只小猫,分别为黑毛雄猫、黄毛雄猫、黑毛雌猫和虎斑雌猫。亲本组合应是
A.黑毛雄猫×虎斑雌猫
B.黑毛雄猫×黄毛雌猫
C.黄毛雄猫×黑毛雌猫
D.黄毛雄猫×虎斑雌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卵细胞继承初级卵母细胞1/4的细胞质
B.分裂时,每条同源染色体进入卵细胞的概率不等
C.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而非受精作用过程
D.合子中全部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示意图,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请分析回答:
(1)物质a是____________,在动物细胞内,与物质A作用组成最相近的物质是___________;人体内b的类型有_________种,c的类型有________种。
(2)物质C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d同属于一类的,且分类上最接近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
(4)在组成成分上,与染色体最相似的是(______)
A.线粒体 B.DNA病毒 C.核糖体 D.HIV病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回答下列有关植物生理的问题
(1)图1为某植物叶片的气孔结构示意图,保卫细胞(内有叶绿体)围成气孔部分的细胞壁较厚,而外侧的壁较薄。在炎热夏季中午,保卫细胞可能处于________(“失水”或“吸水”) 状态,因而导致气孔_________(“开放”或“关闭”),导致光合作用的________速率下降,此时保卫细胞中合成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
(2)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图2的装置进行实验(不考虑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取同一植物形态、大小、长势均相同的两个叶片,在相同的温度下处理4h后,测得甲、乙装置中液滴移动的距离分别为L1和L2(单位:ml) ,则实验条件下该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为_____ml/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高倍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如果用低倍镜找不到细胞,可直接用高倍镜观察
B. 视野中物像位于右下方,可将装片往左上方移至视野中央
C. 若视野比较暗,可使用凹面反光镜
D. 先用粗准焦螺旋调节,再用细准焦螺旋调到物像最清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