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的分化、凋亡和癌变均受基因控制
B.无籽西瓜和青霉素高产菌株培育原理相同
C.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
D.一个含15N的DNA分子,放在14N的环境中培养,连续复制5次后,含15N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1/16

AD

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分化、凋亡是正常的生命活动,是受基因控制的,而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故A正确;无子西瓜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而青霉素高产菌株的培育原理是基因突变,故B错误;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参与第二、三阶段的反应,故C错误;含15N的DNA分子,放在14N的环境中培养,连续复制5次后,得到32个DNA分子,其中含有15N的DNA分子有两个,所占比例为1/16,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生命历程、育种、有氧呼吸和DNA复制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
B.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
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到细胞的病毒
D.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的实验步骤中,正确的是

A.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相应抗体的效应B细胞
B.用纤维素酶处理效应B细胞和小鼠骨髓瘤细胞
C.用灭活的仙台病毒作诱导剂,促使效应B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
D.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给健康大鼠静脉注射大量的低渗食盐水后,下列有关变化正确的是

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大鼠的排尿量增加
C.肾小管重吸收水能力增强 D.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脱落酸可促使老叶凋落
B.细胞分裂素可以用于植物组织培养
C.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神经中枢不是下丘脑
D.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对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个体的概率为1/6 
B.乙图细胞一定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8条 
C.丙图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最有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 
D.丁图表示某果蝇染色体组成,其配子基因型有AXw、aXw、AY、 aY四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表示培育转基因抗植物病毒番茄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A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聚合酶的参与
B.过程B通常需要用CaCl2处理,以提高番茄细胞壁的通透性
C.过程C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D.抗植物病毒基因一旦整合到番茄细胞的染色体上,就能正常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图表示云杉林被采伐开垦为农田,以及农田退耕后的演替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的演替类型既有初生演替又有次生演替
B.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来越强
C.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
D.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着促进、抑制、改造和重建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

A.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
B.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组的
C.a组细胞放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大于b组
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mol﹒L-1之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