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饮食会使寄生虫发病的机会减少的是( )
A.干农活过程中,随手拿水果吃
B.饭前便后洗手
C.从商店买来的蔬菜,商场已经清洗过了,没必要再洗了
D.自己家的蔬菜没必要洗一洗,就可以生吃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地的常绿阔叶林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中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
B. 在演替过程中,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
C. 上述群落构成的生态系统中,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草丛生态系统
D. 与草丛相比,针叶林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简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某种毒素只能使下图反射弧中的一个部位中毒失效,导致肌肉不能收缩,但不知该毒素的具体作用部位。为了探究该毒素的作用部位是b、d、e中的哪—个(注:d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屈肌的肌细胞膜形成的突触),某小组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请完善其探究内容。
实验原理:略。
实验材料:电刺激仪一台,电流表,用毒素制剂处理后的上图结构一个。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分别用电刺激Ⅰ与Ⅱ处,观察a与c的电位变化,e(屈肌)的收缩情况。若刺激Ⅰ时,a有电位变化,c________,e_________;刺激Ⅱ时,c_______,e_______,则证明毒素的作用部位是b。
(2)分别用电刺激Ⅰ与e处,观察a与c的电位变化,e的收缩情况。若刺激I时,a与c均有电位变化,e不收缩;刺激e时,e不收缩,则证明毒素的作用部位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在证明DNA和蛋白质谁是遗传物质实验中,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新技术,完成了一个更有说服力的实验,其标记方式是( )
A. 35S→蛋白质,32P→DNA
B.35S→DNA,32P→蛋白质
C.32S→蛋白质,35P→DNA
D.32S→蛋白质,31P→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寻找适合建立种群“S”型增长模型的实验变量组合,某兴趣小组研究了接种量和溶氧量(用摇床转速来控制)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结果如下图。请分析回答:
(1) 实验前,需对酵母菌进行活化处理,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 配制酵母菌培养液时,需控制培养液的浓度,浓度过高则会导致__________。对培养液进行灭菌时,切断高压蒸汽灭菌锅热源后,须待观察到__________时,才能打开放气阀以释放锅内余气,最后开启锅盖取出培养液。
(3) 接种量相同时,摇床转速为250 r·min-1的酵母菌种群在前6 h增长较快的原因是__。
(4) 根据实验结果,较适合建立种群“S”型增长模型的变量组合有_____、________。
(5) 下图是采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两种方法计数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时得到的结果,其中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的是曲线____,依据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态系统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在a~b段,种群的数量增长的倍数λ大于1
B. b点后该种群的生存环境趋于稳定
C. b~d段的数量变化可能是由于捕食关系导致的
D. 性别比例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箭头表示物质的交换方向,A、B、C表示结构,a、b、c、d表示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C表示的结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d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_____________。
(2)ad中,O2浓度最高、最低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CO2浓度最高、最低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
(3)ad各液体之间既彼此分离,又相互联系,b的来源有_____________(填体液名称)。d的化学组成中有HCO3-、HPO42-等物质,它们对于维持_____________的稳定有重要意义。
(4)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取四个表面积相同的细胞结构,将其中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并将其在空气﹣水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如图所示),测得水面上磷脂单分子层的表面积最大的细胞结构是( )
A.叶绿体
B.高尔基体
C.细胞核
D.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