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9.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在科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提出该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是(  )
A.沃森和克里克B.施莱登和施旺C.孟德尔D.达尔文

分析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是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

解答 解:A、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A正确;
B、施莱登和施望建立了细胞学说,B错误;
C、孟德尔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
D、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了解在生物科学发展史上,一些著名科学家做出的突出贡献,并对相关知识进行区分识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图是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上述细胞有丝分裂的顺序是甲丁乙丙
B.在甲时期蛋白质合成比较旺盛
C.乙时期染色体和DNA之比为1:2
D.开始出现染色体的时期是丁;染色体开始转变成染色质形态的时期是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云南省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某高等生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A.B.C.E细胞中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B.基因重组发生在A.B.C.E细胞中

C.B.C.E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2个DNA分子

D.B.C.D.E细胞中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控制狗的皮毛中色素分布的等位基因有三个,分别是B和b1、b2(显性的顺序是B>b1>b2).基因B使暗色素在全身均匀分布;基因b1降低了色素的沉积程度,产生沙色的狗;基因b2产生斑点形式.根据图分析回答:
(1)Ⅰ1、Ⅱ1、Ⅲ1中属于纯合子的是Ⅲ1
(2)Ⅰ1和Ⅰ2交配产生沙色子代的概率是$\frac{1}{2}$.
(3)假设Ⅰ1和Ⅱ3交配,产生的暗色子代中,杂合子的比例为$\frac{2}{3}$.
(4)请用遗传图解说明Ⅱ3和Ⅱ4交配产生后代表现型之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关于淋巴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淋巴B细胞和淋巴T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B.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C.浆细胞和T细胞能合成免疫活性物质
D.B细胞和T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基因是DNA上有一定功能的特异碱基排列顺序
C.基因中4种核糖核甘酸序列代表特定的遗传信息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结果与原因分析不符的是(  )
A.分裂期细胞所占比例小仅是因取材时间不恰当
B.染色体不易着色可能是漂洗不充分
C.解离不充分可导致视野中出现细胞重叠现象
D.染色体无动态变化的原因是解离时细胞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曲线说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
B.Ta至T0时酶的活性逐渐增强
C.TaTb时对酶活性的影响有本质的区别
D.T0表示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宜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桦尺蛾是一种栖息在密林中、白天停歇在树干上的昆虫,一般为浅色,它借助与环境相似的体色躲避鸟类天敌.在工业污染区,黑色桦尺蛾的数量有增多的趋势.为证实两种体色的桦尺蛾因环境不同,进行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探究方案.
(1)假设:在工业污染区,黑色桦尺蛾数量占优势.
(2)实验步骤:
①选择工业污染区A和非工业污染区地区B;
②收集桦尺蛾,并在翅下用有色颜料分别标记黑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若干;
③将标记的不同体色的等量桦尺蛾分别释放到上述两地区;
④一段时间后用诱蛾灯诱捕,记录、统计结果.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桦尺蛾释放数和回收数
地区项目浅色蛾黑色蛾
工业污染区A释放数400500
回收数52150
B释放数500600
回收数6030
(3)结论:在工业污染区,黑色桦尺蛾数量占优势;在非工业污染区,浅色桦尺蛾数量占优势.
(4)分析与讨论:
①人们观察到工业污染导致树皮变黑,从这个角度解释上述实验结果.不同污染程度区域的树皮颜色不同,使停歇在树上不同体色的桦尺蛾被鸟类捕食的概率不同,导致它们的存活率不同..
②已知桦尺蛾的体色有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了进一步探究桦尺蛾的黑色与浅色的显隐性关系,有人将一对黑色桦尺蛾与浅色桦尺蛾杂交,F1中黑色桦尺蛾与浅色桦尺蛾的数量比为1:1.请利用F1 的桦尺蛾,在此基础上设计遗传试验完成探究.
①试验步骤:选择F1的雌雄黑色蛾杂交;观察、记录后代的体色.
②结果与分析:若后代出现浅色桦尺蛾,则黑色为显性性状;若后代全部是黑色桦尺蛾,则黑色为隐性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