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1.图甲示反射弧模式图,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人体下丘脑、垂体调节的主要途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在b处电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不属于(属于或不属于)反射.某同学取指血进行化验,当针刺破手指时并未缩手,这说明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受到大脑皮层(高级神经中枢)控制.
(2)乙图的结构叫突触.当神经冲动传到A结构时,引起突触前膜内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该递质与神经元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使神经元兴奋.
(3)图丙中TSH是促甲状腺激素,常温下血液中D的含量有增加趋势时,TRH和TSH的分泌量将减少,这种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 对于血糖调节而言,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的关系属于  协同 作用.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表示反射弧的相关结构,其中f是感受器、e是传入神经、c是神经中枢、d表示突触、b表示传出神经、a表示效应器.
乙图中A表示突触小体、B表示突触后膜.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据图丙分析,TRH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SH表示促甲状腺激素,D表示甲状腺激素,E表示肾上腺激素.

解答 解:(1)图甲中,在b处电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不属于反射,原因是反射弧不完整.某同学取指血进行化验,当针刺破手指时并未缩手,这说明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受到大脑皮层(高级神经中枢)控制.
(2)乙图的结构叫突触.当神经冲动传到A结构时,会引起突触前膜内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该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使神经元兴奋.
(3)图丙中TSH是促甲状腺激素,常温下血液中D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有增加趋势时,甲状腺激素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使TRH和TSH的分泌量减少,这种调节是负反馈调节. 对于血糖调节而言,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共同提高血糖含量,它们属于协同作用.
故答案为:
(1)不属于        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受到大脑皮层(高级神经中枢)控制
(2)突触      突触小泡              (特异性)受体
(3)促甲状腺激素           减少             负反馈      协同.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反射弧结构、突触结构、神经细胞膜电位的变化以及甲状腺激素的调节,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Ⅲ-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正常人群中甲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4%.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乙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
(2)Ⅱ-2的基因型为AaXBXb ,Ⅲ-3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
(3)若Ⅲ-3和Ⅲ-4再生一个孩子,患一种病的概率是$\frac{1}{3}$.
(4)若Ⅲ-3和Ⅲ-4再生一个女儿患有甲病,则Ⅳ1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他们生一正常男孩的概率是$\frac{149}{3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重组酵母菌乙肝疫苗就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使乙肝病毒相关基因在酵母菌内表达并大规模培养,从而提取制成疫苗.
(1)下图是获取目的基因的流程:

①图中基因组文库大于(小于/等于/大于)cDNA文库.
②B过程需要的酶是逆转录酶;A、C过程中可以 (可以/不可以)使用同一种探针筛选含目的基因的菌株.
③目的基因Ⅰ和Ⅱ除从构建的文库中分离外,还可以分别利用图中DNA和cDNA为模板直接进行PCR扩增,该过程中所用酶的显著特点是耐高温.
(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用限制酶切割DNA后可能产生黏性末端,也可能产生平末端,后者需用T4(E•coil/T4) DNA连接酶通过催化磷酸二酯键使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起来.为使目的基因在酵母菌细胞中高效表达,需要把来自cDNA文库的目的基因片段正确插入表达载体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
(3)在导入表达载体时常用Ca+处理酵母菌,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再与表达载体于缓冲液中混合,在一定的温度下完成转化.
(4)为了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翻译,可以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若没有出现相应的杂交带,则可能需要用带标记的目的基因做探针来检测是否转录出m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蓝莓富含花青素等营养成分,具有保护视力、软化血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能.某同学尝试用蓝莓来制作果酒和果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蓝莓果酒时一般要先通气,目的是让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随发酵时间的延长,液泡(细胞器)中的花青素释放到发酵液中,使果酒颜色加深.检测果酒发酵是否成功,可用显微镜观察菌种,并用(硫酸酸化)重铬酸钾检验酒精的存在与否.
(2)酿制蓝莓果酒时,并不需要对蓝莓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这是因为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绝大多数微生物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抑制.
(3)酿制成功的蓝莓果酒如果暴露在空气中会出现酸味,这是因为醋酸菌是细菌,将乙醇变成了醋酸.为鉴定蓝莓果醋是否酿制成功,除可以通过观察菌膜、尝、嗅之外,还可通过检测和比较(醋酸发酵前后的)pH作进一步的鉴定.
(4)该同学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发酵液中醋酸菌的含量.将1mL发酵液稀释106倍,在3个平板上分别涂布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51、53和55.据此可算出每毫升发酵液中的活菌数为5.3×108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细胞凋亡对于生物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凋亡是细胞遗传程序所决定的正常生命现象
B.细胞凋亡是在不利因素影响下,细胞正常代谢活动损伤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
C.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中尾巴消失是细胞凋亡的结果
D.生物体内肿瘤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维持了细胞内环境的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展示了腐乳的制作流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表示让豆腐上长出毛霉,此时温度应控制在 15~18℃,并保持一定的湿度
B.市售的腐乳有时口感不好,豆腐较硬,与发酵的时间、菌种的老化程度没有关系
C.B表示加卤汤装瓶,卤汤中酒的含量控制在12%左右,是因为酒精含量越高,对蛋白酶的抑制作用也越大,使腐乳成熟期延长
D.C表示加盐腌制,盐的作用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在后期的制作过程中不至于过早酥烂,同时也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及调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各项描述,与蓝藻不符的是(  )
A.具有细胞壁,没有细胞核B.没有线粒体,能进行有氧呼吸
C.没有叶绿体,属于自养生物D.没有RNA,遗传物质是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人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RNA病毒,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可使机体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导致脱水.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吡罗红染液染色,可以鉴别小肠上皮细胞是否被轮状病毒感染
B.该病毒含有碱基U、核糖、磷酸基团等
C.病毒侵入机体后,能被内环境中的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特异性识别
D.患者严重脱水后,经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将会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广东省深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文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下图所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A、B、C、D四支试管中,一次分别加入从S型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有R型细菌转化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