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和热觉的部位
B.冷觉感受器分布在皮肤,温觉感受器分布在内脏器官
C.寒冷环境中出现“寒战(或战栗)”是立毛肌收缩的结果
D.在炎热环境主要依靠汗液蒸发散失热量

分析 体温调节的过程为:温度感受器接受体内、外环境温度的刺激→传入神经→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传出神经→引起内分泌腺、骨骼肌、皮肤血管和汗腺等组织活动的改变,从而调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

解答 解:A、大脑皮层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和热觉的部位,A错误;
B、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中都有温觉感受器和冷觉感受器的分布,B错误;
C、“寒战”是骨骼肌颤栗的结果,C错误;
D、分泌的汗液只有蒸发才带走热量,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体温调节中枢、感受器分布、调节方式等知识;明确体温的调节是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掌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作用机理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3秋•月湖区期末)实验表明,K+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但如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的缬氨霉素(含12个氨基酸的脂溶性抗生素)时,K+则可以通过膜从高浓度移向低浓度处,这种物质通过膜的方式是( )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吞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河南省洛阳市高一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孟津县月考)下列对核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

B.核酸是生物大分子

C.核酸有DNA和RNA两种

D.核酸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是有关人体免疫过程的示意图,有关该图的各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图示过程的发生对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有利;
②注射抗生素治疗疾病属于图中“④”过程;
③人体发生过敏反应的根本原因是过敏原刺激机体产生的物质A吸附到某些细胞的表面;
④细胞a只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
⑤其中“①”和“⑤”过程的发生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⑥“②”过程的完成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A.①③④⑤B.①④⑤C.①②④⑤⑥D.①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关于T细胞作用的叙述最完整的一组是(  )
①处理抗原 ②分泌淋巴因子 ③识别抗原 ④分化为记忆细胞 ⑤分化为效应细胞.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并回答:

(1)③过程是在X的刺激和a细胞等的参与下共同完成的.这属于体液免疫.
(2)⑤过程的产物Y的化学本质是球蛋白,参与其形成的具膜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
(3)若b为吞噬细胞,它在特异性免疫感应阶段中的作用是摄取、处理和呈(传)递抗原;
若X是禽流感病毒,则患者彻底消灭X必须依靠a增殖分化的淋巴细胞去裂解靶细胞;如果X是HIV,则由于图中(字母)a(T细胞)细胞的大量死亡,导致患者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而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关于艾滋病和免疫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艾滋病由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HIV是一种RNA病毒,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
B.艾滋病和重症联合型免疫缺陷均属于免疫缺陷病
C.人体感染HIV后称为艾滋病患者,具有传染性
D.HIV进入体后会引发体液免疫过程,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是人体某免疫过程的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图是体液免疫过程的部分示意图,能分化出细胞①的只有B细胞
B.抗体的分泌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C.抗原可来自外界环境,也可来自人体自身
D.细胞②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能发挥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病毒的遗传物质依次是(  )
①RNA       
②DNA       
③DNA或RNA       
④DNA和RNA.
A.①②③B.④④③C.②③④D.②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