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辽宁重点高中协作校高二上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为了研究抗体的合成,向甲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放射性依次出现在甲细胞的__________(用→和标号表示)→细胞膜→分泌物中。甲细胞分泌抗体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
(2)若甲细胞发生癌变,则该细胞易扩散转移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将乙细胞放入0.3g/mL的蔗糖溶液中,将会出现细胞壁与[ ]_ 分离的现象,其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一诊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为了调查黄州自来水的水质情况,某研究小组对自来水水样中的细菌含量进行了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对培养基灭菌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为防止冷凝水影响细菌的生长,需将培养皿____________培养。
(2)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分离水样中的细菌,划线时落 在培养基上共画了5个区域,则至少需要_______次灼烧接种杯环。该培养基从物理状态上看,属于__________培养基。
(3)检测自来水中大肠杆菌的数量,可选用伊红美蓝培养基,伊红美蓝培养基除了为大肠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水和碳源外,还可以提供______________等基本营养成分。该研究小组在统计菌落数目时,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这样可以防止因_______________而使菌落的数目比实际徧少,如果接种后一个平扳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所示,推测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四川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I、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DNA片段中含有3个起始密码子
B. 片段中a基因碱基对缺失,该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C. 若c中碱基对发生改变,则性状不一定会发生改变
D. 在四分体时期,b、c之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黑龙江省高三12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下丘脑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方式,请回答有关问题:
(1)甲状腺细胞分泌甲状腺激素与图中 相符(填“甲”、“乙”、“丙”),直接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的“信号”是 ,该“信号”只能作用于甲状腺细胞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当血糖浓度升高,直接刺激 的分泌活动增强,此外该过程也受到下丘脑的调节,与图中 相符(填“甲”、“乙”、“丙”)。
(3)在吃食物过咸时, 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与图中 相符(填“甲”、“乙”、“丙”)
(4)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这是因为 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黑龙江省高三12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a、c分别是指细胞膜、具膜的细胞器
B.图中m是指叶绿体的类囊体膜
C.图中p是指线粒体的内膜
D.图中的f和h分别是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黑龙江省高三12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 )
A.灌木繁殖能力较强
B.草本植物寿命较短
C.草本植物较为低等
D.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黑龙江省高三12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a、b、c三类生物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中生物都含有核酸,且都能发生基因突变,但a中生物有的不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B.b中生物除蓝藻外都不含叶绿素,但都含细胞器核糖体,在生态系统中它们都是分解者
C.c中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器和细胞壁,都能发生染色体变异
D.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因只存在于a和b生物中,a中生物有的遗传物质不是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冀州中学高一上学期11月考生物2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A. 该实验可选取绿色植物成熟的叶肉细胞来进行
B. 适当增大B溶液的浓度,则曲线中a点下移
C. 6~10min两条曲线的差异仅是由于A、B溶液的浓度不同
D. 10min时显微镜下观察两组细胞,均可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