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实验直接证实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但无法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B. 该实验巧妙的用35S标记蛋白质外壳,虽然DNA与少量蛋白质结合,但主要标记的还是外壳蛋白
C. 实验第二步为噬菌体与细菌混合液在搅拌器中搅拌,目的是让细菌沉下来
D. 如果实验时间过长导致细菌裂解,则在悬浮液中也可检测到部分32P的放射性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抗病毒的转基因植物成功表达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抗病毒转基因植物可以抵抗所有的病毒B.抗病毒转基因植物对病毒的抗性具有特异性
C.抗病毒转基因植物可以抗害虫 D.抗病毒转基因植物可以稳定遗传,不会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温州市2月高三学考选考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病原体进入体内,都会引发免疫应答
B. 能引发产生大量淋巴细胞的“非己”标志就是病原体
C. 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对自身正常细胞的MHC标志不发生反应
D. 体内所有辅助性T细胞都大量分泌白细胞介素-2,促进致敏B细胞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温州市2月高三学考选考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属于放能反应的是
A. 光合作用 B. 葡萄糖氧化 C. 蛋白质合成 D. ATP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高三新高考选考科目押宝卷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括号内前一数值表示一年内该生物摄取的总能量,后一数值表示一年内该生物同化的总能量,单位为J/(cm2•a)。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有__________条食物链,鱼b和小型浮游动物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2)若引入鲈鱼,则鲈鱼在该食物网中处于______营养级。鲈鱼的引入,短时间内将导致浮游植物的数量变化是_________。在短时期内,鲈鱼的种群增长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高三新高考选考科目押宝卷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湖泊中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则以下选项中错误的是
A. 如图所示调节方式可加速最初所发生的变化,使生态系统远离稳态
B. 在人体中也存在类似的调节方式,如甲状腺激素水平的调节
C. 图中过程对生态系统虽有极大的破坏作用,但仍旧可能修复
D. 如图调节方式不是生态系统主要的调节方式,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十分少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高三新高考选考科目押宝卷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真核生物细胞呼吸的主要物质变化过程,则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人体厌氧呼吸的途径为①③,产生的乳酸运至肝脏后再生成葡萄糖
B. 能产生大量能量的步骤为②,①③④产生的能量极少
C. 植物细胞可进行①④或①③,但不可能同时进①③④
D. 在细胞溶胶中发生的过程为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海南省海口市高三4月调研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研究不同浓度C02对玉米幼苗光合作用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如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A、B、C三组实验中,属于对照组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可知,随着C02浓度升高,幼苗还原糖含量有所__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浓度C02导致气孔开度下降,有利于幼苗度过________(填“干旱”或“湿润”)环境。
(3)Rubisco酶具有“两面性”,当C02浓度较高时,催化C5与C02反应,完成光合作用;当02浓度较高时,催化C5与02反应,产物经一系列变化后到线粒体中会产生C02,完成光呼吸(植物在光下吸收02产生C02的现象称为光呼吸)。据此可知,适当提高C02浓度对光呼吸有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选考(学考)十校联盟高三3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的化学本质肯定是蛋白质的是
A. 酶 B. 激素
C. 膜上的载体 D. 神经递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