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0.如图1表示在适宜温度和一定浓度条件下,光照强度对甲、乙两种绿色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绿色植物细胞中,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若甲植物吸收光能的色素被破坏,会使叶绿体中光反应产生的ATP和或(NADPH)减少,进而影响暗反应中C3的还原,此时图中A点将向右 (填“左”或“右”)移动.
(2)植物光合作用在遇到一定限制因素时,其速率将受到影响.对于甲植物来说,图中限制Ⅰ和限制Ⅱ分别代表的主要外界因素最可能是光照强度和C02浓度.此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3)科研人员将绿色的甲植物放在温度适宜的密闭容器内,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测定该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分析回答:
B点时,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速率.如果叶片的呼吸速率始终不变,则在5〜15min内,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平均速率(用氧气产生量表示)是6×10-8mol/min.

分析 1、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暗反应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
2、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
3、分析曲线图1看出,本实验探究了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曲线中因变量为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4、据图2分析:在0~5min之间,容器处于黑暗条件下,此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氧气的减少量可表示呼吸作用消耗量,同时也可以计算出呼吸速率;5min之后,给予光照,此时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因此氧气的减少量可以表示净光合作用量.

解答 解:(1)在绿色植物细胞中,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若甲植物吸收光能的色素被破坏,则吸收的光能减少,水的光解减少,会使叶绿体中光反应产生的 ATP和[H](NADPH)减少,进而影响暗反应中C3的还原,图中A点表示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的一点,甲植物吸收光能的色素被破坏光合作用减弱,需要增大光照强度才能和呼吸速率相等,A点右移.
(2)对于甲植物来说,图中限制Ⅰ和限制Ⅱ分别代表的主要外界因素最可能是光照强度和CO2浓度.此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生理活动由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因此相关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3)B点时,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同时进行,呼吸作用消耗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B点时容器内氧气量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正好被呼吸作用消耗掉,即呼吸作用速率等于光合作用速率.据图可知,0~5分钟之间,小麦叶片在暗室中只进行呼吸作用,所以呼吸作用每分钟消耗氧气量=(5-4)×10-7mol÷5min=0.2×10-7mol/min;5~15min之间,小麦的净光合作用速率=(8-4)×10-7mol÷10min=0.4×10-7mol/min;故5~15min小麦的平均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呼吸消耗=0.4×10-7mol/min+0.2×10-7mol/min=6×10-8mol/min.
故答案为:
(1)类囊体薄膜上    ATP和或(NADPH)  右
(2)光照强度     C02浓度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3)等于  6×10-8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利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图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获取结论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吉林大学附属中学高二4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普通小麦(异源六倍体)和黑麦杂交后获得种子,再经秋水仙素处理可获得八倍体小黑麦(染色体数为8N=56 条),据此可推断出

A.八倍体小黑麦产生的单倍体植株不可育

B.黑麦属于二倍体,不可育

C.秋水仙素主要作用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

D.黑麦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14条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据图回答(在[]中填序号,在横线上填名称):

(1)在A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
(2)B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在a、b、c中兴奋部位是b.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
(3)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的原因是在A图的[⑥]突触结构中,信号的传递是单一方向的,在此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4)如图C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示意图,关于此图的描述错误的是D.
A.神经递质是从①处释放的          B.兴奋传递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④
C.兴奋从①向③传递                D.由①、③、④构成突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2013年8月,新西兰恒天然集团曝出其生产的浓缩乳清蛋白中检出肉毒梭状芽胞杆菌,是一种能产生毒性极强的外毒素(可溶性蛋白质)的厌氧菌.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肉毒梭状芽胞杆菌的拟核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B.外毒素(外分泌蛋白)的合成需经核糖体、内质网等细胞器的共同参与
C.肉毒梭状芽胞杆菌无线粒体,并且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D.肉毒杆菌的细胞壁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Graves病即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原理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图中B物质是促甲状腺激素,在Graves病患者血液中B的含量比健康人少(多/少).Graves病患者的症状有哪些?患者易激动,精神过敏;食欲亢进,但体重下降,疲乏无力,怕热,多汗;甲状腺肿;突眼等.(至少写两项)
(2)D物质为淋巴因子,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图中该种物质的作用是作用于B细胞,使其增殖分化,F为增殖分化过程.
(3)此病中抗体的作用是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起到类似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用一般光学显微镜观察生物的细胞与组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为了使高倍显微镜下的视野亮些,可使用最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
B.若载玻片上有d字母,则视野下呈现p字母
C.如果低倍镜下看不清细胞,就应该用高倍镜观察
D.观察向日葵叶片的保卫细胞时,若将玻片标本向右方移动,则视野下保卫细胞向左方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指磷脂分子的尾部,具有亲水性B.c指磷脂分子的非极性头部
C.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是静止的D.细胞膜的识别与e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1为反射弧模式图,其中A-E表示反射弧的五个组成部分;图2为图1中甲处突触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④表示相应结构或物质.请据图回答:

(1)图1中结构A为感受器,结构B的名称为传入神经,结构E(填字母) 表示效应器.
(2)图2中结构①的名称为突触前膜.其原因是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3)若给结构D施加一短暂有效刺激,在结构B上不能(填“能”或“不能”)产生兴奋,原因是兴奋在甲处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
(4)已知某化学物质能与图2中④受体牢固结合,导致 ②神经递质不能和④发生作用,进而使效应器不能对刺激作出应答.若先用该化学物质处理结构甲,再给结构A施加短暂而有效刺激,则施加刺激前后结构 ③内外电位不变(填“改变”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关于生物体中化学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Na+和Cl-是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物质
B.RNA分子种类和数量多于DNA
C.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属于蛋白质,都能促进细胞生长
D.DNA和tRNA都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