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秸秆在生产实践中具有多种用途。在特定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的催化下,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分解为葡萄糖,经发酵后形成乙醇,再加工即可制成燃料乙醇,减少了人类生活对石油资源的依赖。请分析回答:
(1)欲从土壤中分离获取上述特定微生物,可采用稀释涂布法或 法进行接种,所用培养基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目的是只允许能产生 的微生物生长,而其他微生物均不能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刚果红染料,若观察到 即可初步筛选到目的菌。
(2)某研究人员经上述培养获得了三种微生物(甲、乙、丙),现通过如下实验比较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纤维素酶的活性大小。
①将甲、乙、丙三种微生物经离心等方法处理后,制成酶浓度相同的纤维素酶提取液,取等体积的三种提取液分别与等量的纤维素悬浮液混合,在相同且适宜的pH和温度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
② 利用 试剂检测产物中的葡萄糖,并通过比较颜色深浅程度判断酶活性的大小。
③ 实验结果如下:
|
甲提取液 |
乙提取液 |
丙提取液 |
颜色深浅程度 |
+ |
+++ |
++ |
注:“+”越多,颜色越深
由表分析,三种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活性不同,最可能的原因是 。其中产生酶活性最强的微生物是 。
(3)农作物秸秆除用于生产燃料乙醇外,还可用于培育蘑菇和生产沼气等。下图为某生态农场的部分结构模式图。
水稻、杂草在此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 。输入到鸭体内的能量除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外,还用于鸭自身的 等生命活动。在农业生产上,将蘑菇房与蔬菜大棚连通可提高蔬菜产量,增产的原因最可能是 。
(4)对农作物秸秆的充分利用可促进生态系统中物质在 之间不断地循环往返,同时合理调整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有效缓解了燃烧秸秆造成的污染和浪费。
(1)平板划线 纤维素酶 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
(2)斐林 不同酶的氨基酸序列不同(或不同酶的空间结构不同) 乙
(3)生产者 生长、发育、繁殖 蘑菇产生的CO2为蔬菜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4)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
【解析】
试题分析:(1)在分离微生物的时候,采用的是稀释涂布法或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培养基中唯一的碳源是纤维素时,只有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才能在上面生长,而其他微生物均不能生长,刚果红染色法特指纤维素的染色法,可用此来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分解作用,现象是能观察到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2) 葡萄糖属于还原糖,鉴定试剂选用斐林试剂,结果出现砖红色沉淀。由实验结果表明,乙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的活性最强,引起酶活性不同的原因是可能是不同酶的氨基酸种类,数量或者排列顺序不同,或者肽链的盘曲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3)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绿色植物或化能合成的细菌。输入每个营养级的能量,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另外的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等各项生命活动。蘑菇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分解有机物后能产生CO2,将蘑菇房与蔬菜大棚连通的话,就可以为蔬菜提供CO2从而提高产量。(4)生态系统中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断地循环往返,可以通过物质循环,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
考点:本题综合考查微生物和生态系统等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九所重点中学高三联合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I.(每空1分)农作物秸秆在生产实践中具有多种用途。在特定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的催化下,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分解为葡萄糖,经发酵后形成乙醇,再加工即可制成燃料乙醇,减少了人类生活对石油资源的依赖。请分析回答:
(1)欲从土壤中分离获取上述特定微生物,可采用稀释涂布法或????????? 法进行接种,所用培养基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目的是只允许能产生????????? 的微生物生长,而其它微生物均不能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刚果红染料,若观察到___________即可初步筛选到目的菌。
(2)利用??????????? 试剂检测产物中的葡萄糖。
Ⅱ.(第一空1分,其余每空2分)“夫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每年10月,正是柑橘大量上市的季节。橘子全身都是宝:不仅果肉的营养价值高,而且药用价值也较高,其皮、核、络、叶都是“地道药材”。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江西某橘子盛产地想建立一个大型的果酒、果醋加工厂,发酵阶段,两者控制条件的区别是_______。需要发酵的菌种是????????? 。
(2)橘皮精油是食品和化妆品配料的优质原料,提取橘皮精油常用________法,为了使橘皮油易于与水分离,还要加入________和________,并调节pH到7~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2014学年北京四中高三第二学期开学模拟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6分)农作物秸秆在生产实践中具有多种用途。在特定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的催化下,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分解为葡萄糖,经发酵后形成乙醇,再加工即可制成燃料乙醇,减少了人类生活对石油资源的依赖。请分析回答:
(1)欲从土壤中分离获取上述特定微生物,可采用稀释涂布法或 法进行接种,所用培养基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目的是只允许能产生 的微生物生长,而其他微生物均不能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刚果红染料,若观察到 即可初步筛选到目的菌。
(2)某研究人员经上述培养获得了三种微生物(甲、乙、丙),现通过如下实验比较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纤维素酶的活性大小。
①将甲、乙、丙三种微生物经离心等方法处理后,制成酶浓度相同的纤维素酶提取液,取等体积的三种提取液分别与等量的纤维素悬浮液混合,在相同且适宜的pH和温度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
②利用 试剂检测产物中的葡萄糖,并通过比较颜色深浅程度判断酶活性的大小。
③实验结果如下:
由表分析,三种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活性不同,最可能的原因是 。其中产生酶活性最强的微生物是 。
(3)农作物秸秆除用于生产燃料乙醇外,还可用于培育蘑菇和生产沼气等。下图为某生态农场的部分结构模式图。
水稻、杂草在此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 。输入到鸭体内的能量除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外,还用于鸭自身的 等生命活动。在农业生产上,将蘑菇房与蔬菜大棚连通可提高蔬菜产量,增产的原因最可能是 。
(4)对农作物秸秆的充分利用可促进生态系统中物质在 之间不断地循环往返,同时合理调整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有效缓解了燃烧秸秆造成的污染和浪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09湛江市一模)(生物技术实践 10分)
生物乙醇是以生物为原料生产的可再生能源。我国利用农作物废弃物(秸秆)生产乙醇,其技术流程为:
纤维素酶解 酵母发酵 蒸馏 成品。
(1)纤维素酶的成本能否下降,是能否实现乙醇工业化生产的关键因素。纤维素酶可以从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培养液中提取。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分离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流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鉴别培养。
①最好选择怎样的环境采集土样?
②以下是一种培养基配方:纤维素粉5g、NaN03 1g、Na2HP04?7H20 1.2g、KH2P04O.9g、 MgS04?7H20 O.5g、 KCl 0.5g、酵母膏0.5g、水解酵素0.5g(蒸馏水定容到1.000mL)。
该培养基能够增加样品中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其原理是 。
③为了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和进一步纯化菌种,可以在鉴别培养基中加入 染液,将筛选获得的菌液稀释后用 法接种到鉴别培养基上,然后挑选产生 的菌落作为菌种进行扩大培养。
④纤维素分解菌培养液中的纤维素酶产量如何呢?可设计实验进行检测,请写出实验思路: 。
(2)进行工业化酶解时,为了使纤维素酶能反复使用,可以采用 技术。
(3)乙醇是酵母菌的发酵产物。发酵时酵母菌直接利用的物质是 。
(4)发酵时乙醇浓度升高会对酵母菌产生毒性,从而影响进一步的发酵。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创造出一种对乙醇浓度有高耐受力的酵母菌新菌种,该过程需采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与体内DNA复制相比,PCR反应体系除需加入两种引物外,还需加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8分)
生物乙醇是汽油的良好替代品,美国主要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我国则坚持“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原则,利用农作物废弃物——秸秆代替粮食作为原料,其主要技术流程为:
秸秆→秸秆颗粒反应罐水解压滤出渣酒精发酵真主分馏
(1)过程①加入了微生物,其作用是把秸秆颗粒分解。从土壤中获取①所需微生物的过程 称为微生物的_________,选择培养基应以__________为唯一碳源。纯化菌种时,将筛选获得的菌液稀释后用_______法接种到培养基上。
(2)过程①也可以采用酶解法。将酶应用于生产实践和科研之前必须对酶进行__________________的检测,通常采用___________法在尼龙等载体上制作固定化酶,从而实现酶的重复利用。
(3)酒精发酵阶段接种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___,在培养的过程中,对培养基和接种环采用的灭菌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