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是炎热环境下体温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
A. 图中B所表示的器官的名称是下丘脑
B. 由图可知,分泌的汗液可以作为信息来调节汗液的分泌
C. 炎热环境下,除图示过程外,肌肉和肝脏的产热量都会减少
D. 若环境温度为35℃以上,机体散热的唯一有效途径是分泌汗液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甲、乙两图都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甲图中氧含量为a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A点
B. 甲图中氧含量为b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D点
C. 甲图中a、b、c、d四个浓度中,c是最适合贮藏植物器官的
D. 甲图中氧含量为d时没有酒精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经③产生④的过程,是基因中碱基数量发生了改变
B. 经③产生⑨的过程可以发生突变,但不发生基因重组
C. 经③产生⑧的过程,若获得显性纯合子需多次测交
D. ⑩植株体内不是所有细胞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的甲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乙图是根毛细胞示意图,丙为液泡体积随时间变化坐标系。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装置若要出现渗透现象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是__________;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2)若将乙图细胞浸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则会出现__________与细胞壁发生分离的现象,该现象的发生________(是/否)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甲图中的③相当于乙图中的[____](填序号),甲图中的③与乙图中的相应结构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盐碱地中的植物常出现萎蔫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图丙中的虚线表示根毛细胞在正常状态下的相对体积,请画出根毛细胞浸在0.3g/ml的蔗糖溶液后细胞体积变化曲线。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①是血浆,血浆中不含脂质
B. 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来自Na+、Cl-和蛋白质
C. ③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时将会导致水肿
D. 淋巴细胞的直接内环境是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信号分子在细胞间起重要作用。下图为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模型,图中Ⅰ、Ⅱ表示细胞,E、F表示物质。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上图表示缩手反射过程,细胞Ⅱ膜上的F表示受体蛋白
B. 若上图表示初次免疫过程,E经吞噬细胞处理后呈递给Ⅱ,Ⅱ受刺激后可能产生淋巴因子
C. 若上图表示血糖调节过程,且E与F结合后,Ⅱ内糖原含量上升,则Ⅰ代表胰岛A细胞
D. 如上图所示,若E与F结合后,促使Ⅱ产生并释放了一种物质X,且X使E的生成量增加,这种调节方式属于反馈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γ-氨基丁酸(GABA)是成年动物体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抑制性神经递质。
(1)神经元未受刺激时,细胞膜静息电位为________。通常情况下,当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GABA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结合后,Cl-通道开放,Cl-顺浓度梯度内流,从而产生抑制性效应。
(2)研究大鼠等哺乳动物(包括人类)胚胎发育早期未成熟神经元时发现,GABA的生理效应与成熟神经元相反。其原因是胞内Cl-浓度显著________于胞外, GABA作为信号引起Cl- ________(填“内流”或“外流”),从而产生兴奋性效应。
(3)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神经系统内GABA的通道型受体的特性(既是GABA受体,也是双向Cl-通道)并未改变,GABA的两种作用效应与细胞膜上两种Cl-跨膜共转运体NKCCl和KCC2有关,其作用机制如图1所示。(图中共转运体的大小表示细胞膜上该转运体的相对数量)
据图可知,大鼠成熟神经元中含量相对较低的Cl-共转运体是________。
(4)为探究GABA兴奋性效应对神经元发育的影响。将不同基因分别转入三组大鼠胚胎神经组织。待幼鼠出生后第14天,显微镜下观察神经元突起的数量及长度(图2)。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幼鼠单个神经元________,由此证明GABA的兴奋性效应保证了神经元正常发育。通过检测实验组EGFP的分布及荧光强度以确定KCC2蛋白的________。
(5)在患神经性病理痛的成年大鼠神经元中也检测到GABA的兴奋性效应,推测该效应与KCC2和NKCC1表达量有关。研究者以“神经性病理痛”模型大鼠为实验组,用________技术检测KCC2和NKCC1的含量。若结果为________,则证实上述推测。
(6)该系列研究其潜在的应用前景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