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科学家发现多数抗旱作物通过细胞代谢产生一种代谢产物,能调节根部细胞液的渗透压,此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1)该代谢产物能够使细胞液的渗透压
 
 (填“增大”或“减小”),假设该代谢产物主要是糖类,则该抗旱基因控制抗旱性状是通过
 
实现的.
(2)这种代谢产物在茎部和叶肉细胞中很难找到,而在根部细胞中却能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3)已知抗旱性和多颗粒属于显性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纯合的旱敏型多颗粒植株与纯合的抗旱性少颗粒植株杂交,F1自交:
①F2抗旱多颗粒植株中双杂合子占的比例是
 

②若拔掉F2中所有的旱敏型植株后,剩余植株自交.从理论上讲F3中旱敏型植株的比例是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细胞的分化,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专题:
分析:本题是对植物根细胞吸水的原理、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途径及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综合性考查,回忆植物根细胞吸水的原理、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途径及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和实质,然后结合题干信息进行解答.
解答: 解:(1)由题意知,该代谢产物能调节渗透压,使植物具有抗旱性,说明植物在土壤溶液浓度较高的情况下正常吸水,因此该代谢产物能够使细胞液的渗透压增大.根据题意与抗旱有关的代谢产物主要是糖类,因此该抗旱基因控制抗旱性状是通过基因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2)这种代谢产物在茎部和叶肉细胞中很难找到,而在根部细胞中却能产生是细胞分化的结果,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表达.
(3)由题意知,抗旱性和多颗粒属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说明两对等位基因在遗传过程中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设抗旱基因用A表示,多颗粒基因用B表示.纯合的旱敏型多颗粒植株与纯合的抗旱性少颗粒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子一代基因型为AaBb,
①F2抗旱多颗粒植株(A_B_)中双杂合子(AaBb)占的比例是
4
9

②子二代的抗旱与旱敏感型植物的比例是3:1,拔掉旱敏感型植物后,AA:Aa=1:2,子二代抗旱植株自交,从理论上讲F3中旱敏型植株的比例是
2
3
×
1
4
=
1
6

故答案为:
(1)增大    基因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
(2)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
4
9
      
1
6
点评:要求学生对植物根细胞吸水的原理、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途径及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综合理解应用,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关于植物激素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烯可用于果实催熟
B、脱落酸能够促进种子萌发
C、赤霉素能够促进细胞分裂
D、乙烯可用于诱导产生无子果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激素是(  )
A、生长素B、赤霉素
C、多种激素D、乙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人体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有拮抗作用的关系,植物体内同样也有激素间的拮抗作用,下列调节植物生长的四种激素中与其他三种激素间有拮抗作用的是(  )
A、生长素B、细胞分裂素
C、赤霉素D、脱落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对灭菌和消毒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灭菌是指杀灭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
B、消毒和灭菌实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C、接种环用灼烧法灭菌
D、常用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法、干热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基因为AaBbDdEeGgHhKk的个体自交,假定这7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下列有关其子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对等位基因杂合、6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
5
64
B、2对等位基因杂合、5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
35
128
C、5对等位基因杂合、2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
67
256
D、7对等位基因纯合子出现的概率与7对等位基因杂合子出现的概率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神经递质释放量的调节是一种反馈调节.当释放的神经递质超过一定量时,就会作用于突触前膜,反馈性抑制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突触前膜上含有相应的神经递质受体
B、突触前膜和后膜的结构不完全相同
C、该神经递质不能作用于突触后膜
D、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释放到突触间隙穿过了0层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请完善下列探究实验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材料:酵母菌、洁净的试管、滴管、高压灭菌过的5%葡萄糖溶液、显微镜、血球计数板等必需材料和仪器.(实验时间为一周)
提出问题:酵母菌的种群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
作出假设:酵母菌的种群数量是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实验步骤:
①在试管中加入5%葡萄糖溶液10ml,接种少量的酵母菌,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七天.
②每天取样,用血球计数板测定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情况,并记录数据.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如图数学模型.

问题探讨及结果分析:
(1)实验中对酵母菌计数采用的是
 
法,在吸取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震荡试管,原因是
 

(2)实验步骤②需要重复实验的原因是
 

(3)下列使用血球计数板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先将培养液滴入计数室后再盖上盖玻片
B.待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计数
C.压在小方格边上的酵母菌只计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
D.实验结束洗血球计数板的正确方法是浸泡和冲洗
(4)该酵母菌种群的K值约是
 
.从第6天后种群的数量开始下降,其原因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黑腹果蝇X染色体存在缺刻现象(缺少某一片断).缺刻红眼雌果蝇(XRX-)与白眼雄果蝇(XrY)杂交得F1,F1雌雄个体杂交得F2.已知F1中雌雄个体数量比例为2:1,雄性全部为红眼,雌性中既有红眼又有白眼.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
A、X-与Y结合的子代会死亡
B、F1白眼的基因型为XrXr
C、F2中雌雄个体数量比为4:3
D、F2中红眼个体的比例为
1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