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几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①蛋白质是由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P、S等;
②核酸(包括DNA和RNA)是由C、H、O、N、P元素构成;
③脂质是由C、H、O构成,有些含有N、P;
④糖类是由C、H、O构成.
2、分析题图:题图是生物体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图,题图中的物质A的功能具有多样性,如催化、运输、免疫等,据此可推测A为蛋白质,a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细胞中的储能物质且是大分子的B是淀粉(植物细胞)或糖原(动物或人体细胞),其组成单位b是葡萄糖;题图中的C是核酸,C1是DNA,C2是RNA,c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解答 解:(1)图中的A是蛋白质,其中A3、具有传送氧气的功能、为血红蛋白,A4具有参与肌肉细胞的组成的作用、为结构蛋白;蛋白质是在DNA的指导下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合成的,题图中的A1、A2、A3、A4、A5它们功能不同是由于其结构不同造成的,造成A1、A2、A3、A4、A5结构不同的根本原因是DNA的多样性决定的.
(2)题图中的b是葡萄糖,若葡萄糖是细胞的“生命燃料”,在玉米胚乳细胞中由葡萄糖形成的大分子物质B是淀粉,在动物的肝细胞中由葡萄糖形成的大分子物质B是肝糖原.
(3)题图中的C1是DNA、C2是RNA,DNA的中文名称是脱氧核糖核酸,C1与C2(DNA与RNA)组成成分的区别表现在C1含有脱氧核糖和T而不含核糖和U,而每个个体C1(DNA)的碱基排列顺序各有特点,决定了生物个体的特异性.
故答案为:
(1)血红蛋白 结构蛋白 DNA的多样性
(2)淀粉 肝糖原
(3)脱氧核糖核酸 C1含有脱氧核糖和T而不含核糖和U 碱基排列顺序
点评 本题结合生物体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图,考查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种类、明确核酸和蛋白质的种类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盐城建湖二中高二5月阶段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表示某抗虫水稻主要培育流程。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过程①需要的工具酶有 。过程②常用 溶液处理土壤农杆菌,使其成为感受态。
过程④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 。
(2)组建理想的载体需要对天然的质粒进行改造。下图是天然土壤农杆菌Ti质粒结构示意图
(图上标注了部分基因及部分限制酶作用位点)。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①人工改造时,要使抗虫基因表达,还应插入 。
②人工改造时用限制酶Ⅱ处理,其目的是:第一,去除质粒上的 两个基因(用图中基因字母符号表示),以保证T-DNA进入水稻细胞后不会引起细胞的无限分裂和生长;第二,使质粒带有单一限制酶作用位点,有利于 的准确插入。第三,使质粒大小合适,可以提高转化效率等。
③若用限制酶Ⅰ分别切割改造过的理想质粒和带有抗虫基因的DNA分子,并构成重组Ti质粒。分别以含四环素和卡那霉素的培养基培养已成功导入抗虫基因的水稻胚细胞,结果是在含 的培养基上能够生长。
(3)限制酶Ⅱ识别的核苷酸序列及切割位点为-G↓ACGTC-(“↓”表示切割位点),请在答题纸提供的双链上标出切割DNA分子后形成的黏性末端上的碱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通过装置1仅仅能探究出酵母菌是否进行有氧呼吸 | |
B. | 用水代替NaOH溶液设置装置2,通过装置2液滴的移动情况可以探究出酵母菌是否进行无氧呼吸 | |
C. | 用水代替NaOH溶液设置装置2,如果装置1中液滴左移,装置2中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即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 |
D. | 用水代替NaOH溶液设置装置2,装置2中液滴可能向左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基因突变既改变基因的质,又改变基因的量,既能产生新基因,又能产生新基因型 | |
B. | 基因上碱基对的改变不一定引起遗传性状的改变 | |
C. | 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的移接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中 | |
D. | 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的基因,但肯定会产生新的性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将叶绿素的无水乙醇提取液置于适宜光源下照射5h,加碘液处理后溶液呈蓝色 | |
B. | 在温暖晴朗的一天下午,在某植物的向阳处采得一片叶,用酒精隔水加热脱色,并加碘液处理叶片,变成蓝色 | |
C. | 叶绿体色素的无水乙醇提取液放于自然光和三棱镜之间,从三棱镜的一侧观察,连续光谱中变暗(暗带)的区域是红光和蓝紫光区域 | |
D. | 将经饥饿处理后的绿色正常叶片置于含有充足14CO2的密闭透明的照光小室内,3h后在叶内淀粉中可检验到14C的存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