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  )
A.核糖体B.线粒体C.内质网D.中心体

分析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解答 解:由于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没有线粒体、内质网和中心体,所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列表比较两者,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在光合作用中形成ATP的部位是(  )
A.叶绿体外膜B.叶绿体内膜C.叶绿体基质D.叶绿体基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某实验室实验中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来培养某哺乳动物的胰腺细胞,测得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甲所示,在此过程中高尔基体膜、细胞膜、内质网膜面积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该胰腺细胞产生的分泌性蛋白质中可能不全含有35S
B.图甲中的b与图乙中的d是同种细胞器,图甲中的c与图乙中的f也是同种细胞器
C.图乙中d、e、f的膜面积变化不同,说明它们之间没有联系
D.胰岛素的分泌也需要高尔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有关变异及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中一对或多对碱基缺失导致基因突变

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C.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片段交换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D.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向同一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科研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情况,设计了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小室(如图甲所示).

(1)将该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图乙所示曲线,那么影响小室内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强(或光强与温度);装置刻度管中液滴移到最右点是在1 天中的18或G点.
(2)在实验过程中某段光照时间内,记录液滴的移动情况,获得以下数据.
每隔20min记录一次刻度数据
24293234
该组实验数据是在图乙所示曲线的DE或FG段获得的.
(3)E点与F点相比,E点时刻C3的合成速率慢,与B点相比,A点形成的原因可能是A点时刻温度较低.
(4)在图乙中G点所处的状态,叶绿体内ATP移动的方向是由类囊体薄膜到叶绿体基质,在图乙中CD段,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完成以下关于高中生物实验的相关内容.
供选实验材料:NaOH(0.1g/mL)、NaOH(0.01g/mL)、CuSO4(0.01g/mL)、CuSO4(0.05g/mL)、苏丹Ш染液、苏丹 IV染液、双缩脲试剂及其必备用具.
I.利用学过的实验原理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鸡的血液中含有可溶性还原糖(葡萄糖).
(1)实验步骤
a血浆的制备:取新鲜的鸡血适量于试管中,加入柠檬酸钠后离心,取上清液适量分装到A、B两试管中.
b配制斐林试剂:将2mLNaOH溶液与2mlCuSO4(0.05g/mL)溶液混合均匀,此时溶液呈蓝色.
c在A试管中加入清水;在B试管中加入新配制的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
(2)实验现象及结论
B试管中实验现象:出现砖红色沉淀;实验结论:鸡的血液中含有可溶性还原糖.
II.苏丹Ш染液常用于鉴定脂肪,实验现象为橘黄色色;若改用苏丹 IV染液鉴定,则实验现象为红色色;若实验材料为花生子叶,则在观察现象时需要借助显微镜.鉴定淀粉应使用碘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对有关图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动物细胞原代培养时能发生图甲中的①②③理过程
B.图乙若在B点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会加快
C.图丙中光照强度为C时,两植物有机物合成速率为A=B
D.图丁可以表示酵母菌进行呼吸作用产生CO2与氧气浓度变化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拟南芥由于其植株小、结实多、生命周期短、基因组简单、遗传操作简便,近四十年来由田野里不起眼的小草成为植物研究领域最耀眼的明星.如图1甲、乙是拟南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Ⅰ~Ⅶ代表物质,①~③代表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的I和IV分别是氧气、葡糖糖,乙图中产生H2O、CO2部位分别是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
(2)与马铃薯块茎细胞在缺氧时的代谢相比,乙图特有的步骤是②③(填序号),马铃薯块茎细胞在缺氧时的代谢产物是乳酸.
(3)研究者用仪器检测拟南芥叶片在光-暗转换条件下CO2吸收量的变化,每2s记录一个实验数据并在图中以点的形式呈现.
①若在100S时添加CO2,短时间内C5的变化为减少;在刚转入黑暗时,短时间内C3的变化为增加.
②图2中显示,拟南芥叶片在照光条件下,CO2吸收量集中在0.2~0.6μmol.m-2s-1范围内,在300s时CO2释放量达到2.2μmol•m-2s-1.由此得出,叶片的真正光合速率大约是2.4~2.8μmol CO2•m-2s-1.(本小题所填数值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甲图中,②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
B.若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a、c为兴奋部位
C.在神经纤维细胞膜内侧,局部电流方向是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
D.甲图的⑥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