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型小鼠 | 突变基因来自父本的杂合子小鼠 | 突变基因来自母本的杂合子小鼠 | |
Actin基因的RNA探针 | + | + | + |
neor基因的RNA探针 | ⅰ- | ⅱ+ | ⅲ- |
分析 1、根据比较Ⅰ+、Ⅰ-基因,发现Ⅰ+基因的外显子序列被替换成neor基因序列,基因就会不变为Ⅰ-基因.因此检测小鼠的基因型,需根据外显子2和neor基因序列设计DNA分子探针,判断是否含有Ⅰ+或Ⅰ-基因.根据杂交实验结果推测,后代出现发育迟缓、体型瘦弱型或出现正常发育的,因此可判断出:I基因的功能是与生长发育有关.
2、分析系谱图,发现杂合子小鼠既有体型正常的,又有发育迟缓、体型瘦弱的,无法判断性状的显、隐性,所以也无法判断Ⅰ+、Ⅰ-基因的显、隐性.根据遗传系谱图发现:F1→F2或F2→F3或F3→F4中,父本如果有突变基因,也就是发育迟缓、体型瘦弱的杂合体,子代杂合体就会是发育迟缓、体型瘦弱型,母本是发育迟缓、体型瘦弱的杂合体,后代不会出现发育迟缓、体型瘦弱的杂合体,可推断出突变基因来自于父本.
解答 解:(1)根据题干“入含neor基因(新霉素抗性基因)的DNA片段”,可以推断出:需用含新霉素的培养基培养细胞,如果细胞存活,说明具有抗新霉素的功能,是突变的胚胎干细胞;如果不能存活,说明不是突变的胚胎干细胞.
(2)①根据比较Ⅰ+、Ⅰ-基因,发现Ⅰ+基因的外显子序列被替换成neor基因序列,基因就会不变为Ⅰ-基因.因此检测小鼠的基因型,需根据外显子2和neor基因序列设计DNA分子探针,判断是否含有Ⅰ+或Ⅰ-基因.根据杂交实验结果推测,后代出现发育迟缓、体型瘦弱型或出现正常发育的,因此可判断出:I基因的功能是与生长发育有关.
②分析系谱图,发现杂合子小鼠既有体型正常的,又有发育迟缓、体型瘦弱的,无法判断性状的显、隐性,所以也无法判断Ⅰ+、Ⅰ-基因的显、隐性.
③根据遗传系谱图发现:F1→F2或F2→F3或F3→F4中,父本如果有突变基因,也就是发育迟缓、体型瘦弱的杂合体,子代杂合体就会是发育迟缓、体型瘦弱型,可推断出突变基因来自于父本;而母本是发育迟缓、体型瘦弱的杂合体,后代不会出现发育迟缓、体型瘦弱的杂合体,由此进一步推测来自母本的I基因在体细胞中不表达.
④野生型小鼠的基因型为Ⅰ+Ⅰ+,无突变基因,不会转录出相应的mRNA,因此不能与netr基因的RNA探针配对,即i为-;突变基因来自父本的杂合子小鼠,含有突变基因,会转录出相应的mRNA可以与与netr基因的RNA探针配对,呈现出明显条带,即ⅱ:+;突变基因来自母本的杂合子小鼠,因I基因在体细胞中不表达,不会转录出相应的mRNA,所以不会呈现出明显条带,即ⅲ:-.
(3)杂合子小鼠雌雄个体交配,即:Ⅰ+Ⅰ-×Ⅰ+Ⅰ-→Ⅰ+Ⅰ+:Ⅰ+Ⅰ-:Ⅰ-Ⅰ-=1:2:1.由于突变基因来自父本时,杂合子小鼠会表现出发育迟缓、体型瘦弱的性状,因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野生型:发育迟缓型=1:1.
故答案为:
(1)新霉素
(2)①外显子2和neor基因 生长发育
②不能 杂合子小鼠既有体型正常的,又有发育迟缓、体型瘦弱的,无法判断性状的显、隐性,所以也无法判断Ⅰ+、Ⅰ-基因的显、隐性
③父本 母本
④ⅰ:-、ⅱ:+、ⅲ:-
(3)野生型:发育迟缓型=1:1
点评 本题以基因序列改变引起基因突变的技术为背景,考查基因工程、遗传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文提取信息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根据培养皿中菌落数可以估算样品中含有的活菌实际数目 | |
B. | 外源DNA必须位于重组质粒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才能进行复制 | |
C. | 重组质粒与探针能进行分子杂交是因为DNA分子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 |
D. | 放射自显影结果可以显示原培养皿中含有特定DNA的细菌菌落位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选择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进行培养有利于获得大量细胞 | |
B. | 选择早期胚胎细胞作为核供体进行核移植可提高克隆动物的成功率 | |
C. | 选择植物的愈伤组织进行诱变处理一定能获得优质的突变体 | |
D. | 选择一定大小的植物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可获得抗毒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过程①中,甘氨酸以胞吐的形式释放到突触间隙 | |
B. | 过程②表示甘氨酸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 | |
C. | 过程③表示摄取回收甘氨酸,会导致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 |
D. | 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动作电位绝对值增大,从而产生中枢抑制效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成体干细胞的细胞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 | |
B. | 从图中可看出成体干细胞分裂时DNA进行半保留复制,染色体随机分配 | |
C. | 通过该方式可以减少成体干细胞积累DNA复制过程中产生的基因突变 | |
D. | 根据该假说可以推测生物体内成体干细胞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③④ | D. | 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此图为突触前膜,则其兴奋时B面电位为正电位 | |
B. | 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②⑤有关 | |
C. | 若此图为突触后膜,则突触间隙位于图示膜的A面 | |
D. | 若将神经细胞膜的磷脂层平展在空气-水界面上,则④与水面接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