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frac{A+C}{T+G}$的碱基比例体现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 |
B. | 基因通过控制血红蛋白的结构直接影响红细胞的形态 | |
C. | 用32P标记噬菌体DNA,可直接用含相应磷酸盐的培养基培养 | |
D. | tRNA识别并携带氨基酸是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实现的 |
分析 1、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DNA分子的多样性: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虽只有4种,配对方式仅2种,但其数目却可以成千上万,更重要的是形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可以千变万化,从而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n对碱基可形成4n种).
DNA分子的特异性: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而特定的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所以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都贮存着特定的遗传信息,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决定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2、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DNA组成.
3、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
解答 解:A、双链DNA分子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因此$\frac{A+C}{T+G}$的碱基比例始终是1,不能体现了DNA分子的特异性,A错误;
B、基因通过控制血红蛋白的结构直接影响红细胞的形态,B正确;
C、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上独立生存,C错误;
D、氨基酸上没有碱基,因此tRNA识别并转运氨基酸不是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实现的,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要求考生理解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识记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识记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 |
B. | 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体细胞内含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 | |
C. | 男性的性染色体不可能来自祖母 | |
D. | 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促胰液素,沃泰默 | B. | 生长激素,巴甫洛夫 | ||
C. | 甲状腺激素,沃森和克里克 | D. | 促胰液素,斯他林和贝利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单细胞生物能独立进行一系列生命活动 | |
B. | Ebola病毒不具备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 |
C. | 生命活动的完成是以细胞为结构基础的 | |
D. | 多细胞生物必须依赖高度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才能完成生命活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①②③④四组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 | |
B. | 琼脂块中的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生长,原因是生长素促进了细胞生长 | |
C. | 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说明单侧光将向光侧生长素分解了 | |
D. | 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说明单侧光将向光侧生长素转移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两者应用的原理都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具有全能性 | |
B. | 两者都可用聚乙二醇(PEG)诱导细胞融合 | |
C. | 两者都能获得杂种细胞并最终培育出杂种生物 | |
D. | 前者需应用植物组培技术,后者需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素分泌增加 | |
B. | 大量饮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 |
C. | 过度紧张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 |
D. | 人体缺碘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湖北省高二春季期中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为人体内细胞之间的联系方式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X处受到刺激后,电流表指针将偏转__________次。
(2)人体内环境除图中所示细胞生活的内环境还包括__________。红细胞中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被肝细胞利用至少穿过__________层膜结构。
(3)兴奋在该突触结构处只能从左向右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细胞甲为胰岛A细胞,在________条件下分泌物a的分泌量增加,它主要通过作用于________细胞使血糖较快得到补充,以维持血糖浓度稳定。分泌物a与__________的调节作用有拮抗作用。
(5)如果细胞乙为T细胞,它起源于__________的增殖分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