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2.研究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携带的 RNA 在宿主细胞内不能直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 依据中心法则(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合成子代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完整过程至少要经过④②③环节
B.HIV侵染B细胞,使人体免疫力下降
C.通过④形成的 DNA 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D.科学家可以研发特异性抑制逆转录酶的药物来治疗艾滋病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中心法则图解,其中①是DNA分子复制的过程,②是转录过程,③是翻译过程,④是逆转录过程,⑤是RNA分子复制的过程.其中逆转录过程和RNA分子复制过程只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

解答 解:A、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其合成子代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完整过程至少要经过④逆转录、②转录和③翻译环节,A正确;
B、HIV侵染T细胞,使人体免疫力下降,B错误;
C、通过④形成的DNA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C正确;
D、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其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的催化,因此科学家可以研发特异性抑制逆转录酶的药物来治疗艾滋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以艾滋病为题材,结合图解,考查中心法则及其发展,要求考生识记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及后人对其进行的补充和完善,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请回答下列有关生态学的问题:

(1)研究人员将S1与S2两个种群放在一起培养,在环境温度为T1与T2条件下,测得种群数量变化如图1中A、B所示.S1种群与S2种群的关系是竞争.
(2)科研人员对海洋某种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图2所示.分析图1,回答问题.
在B点时,种群补充量最大,在D点时,表示种群的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
(3)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hm2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只,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只,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l0只.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D头.
A.30    B.32    C.64    D.96
②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理论上调查期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BC.
A.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        B.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
C.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    D.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
(4)某同学为了调查一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如下方案:
①选取并确定合适的样方面积.
②在该植物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5个样方.
③计数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若计算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N1、N2、N3、N4、N5,则将N3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请指出该设计步骤中的科学性错误并加以改正:
①错误取样方法不对;应在该种群地中随机取样.
②更正对种群密度的估计方法不对;应以调整样方的单位面积中种群个体数量的平均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甲图表示某二倍体高等雌性动物在细胞分裂时的图形,乙图表示该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及DNA相对量变化的曲线图.根据此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的A、B分别处于什么分裂什么时期?A:有丝分裂后期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2)乙图中8处发生的生理过程叫受精作用.
(3)乙图细胞内含有染色单体的区间是1-6和8-11,不含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4-8
(4)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0条,则一个细胞在4-5时期染色体数目为10条.
(5)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4(填4或12).
(6)甲图中B细胞对应乙图中的区间是3-4,形成的子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嘉兴一中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①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基本一致 ②各种生物的核酸都相同 ③生物膜都含有磷脂成分 ④各种生物的蛋白质都相同 ⑤构成各种生物的氨基酸基本相同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分析判断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若发生正常的缩手反射,则甲图中的兴奋传导是双向的
②乙图中功能多、联系广的细胞结构A是指内质网膜
③丙图在不同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变化曲线,影响AB段酶促反应速率的限制因子是底物浓度
④丁图若表示人体细胞中四种基本元素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其中b表示碳元素.
A.②③B.①②④C.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荔枝果皮中存在多酚氧比酶,多酚氧比酶能够氧化果皮中的一些无色物质,形成褐色物质.这是引起采后荔枝果皮褐变的原因之一,褐交的发生严重影响了荔枝的深鲜效果: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常作为荔枝保鲜效果的指标,在不考虑其它因素影响褐变的前提下,利用上述现象,以荔枝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为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指标,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旨在探究温度对荔枝果皮内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1)请补充下列实验设计中空缺的内容:
①设计温度梯度:5℃、10℃、15℃、20℃、25℃、30℃
②确定测量指标:荔枝果皮褐变面积百分率.
③选择同一品种、大小和成熟度一致且无机械损伤的新鲜荔枝果实,将其分成6组,每组数量相等,装入保鲜袋并作好标签后,分别放入相应温度的恒温箱中;
④经过5天后,取出荔枝果实.测定并记录褐变面积.
(2)在5-30℃范围内,温度升高,褐变面积变大,是因为随着温度的增加多酚氧化酶活性增加,多酚氧化酶能够氧化果皮中的一些无色物质,形成褐色物质.
(3)削皮后的苹果和马铃薯容易发生褐变,请据此分析要选择无机械损伤的荔枝果实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有机械损伤的荔枝容易像苹果、马铃薯一样很快发生褐变,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在完全无氧条件下,多酚氧化酶将无法催化上述的褐变反应过程.如果在此条件下,荔枝果皮不会发生褐变,可否在此条件下贮藏荔枝?为什么?不可以.无氧呼吸产生大量酒精,会毒害细胞引起腐烂..
(5)综合上述分析,荔枝的保鲜措施有可采用泡沫盒装以防机械损伤及低温保藏以降低呼吸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为特定的生理过程,图乙表示该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的B、D(用字母表示).在①、③过程中碳主要以CO2形式进行循环.
(2)如要调查该生态系统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
(3)图乙中,若鼠和昆虫粪便中的能量为M,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R,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N,则图中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可表示为N+R.
(4)图乙中,若蛇的食物有$\frac{4}{5}$来自鼠,$\frac{1}{5}$来自蛙,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从理论上讲,蛇每增加1kJ能量,需消耗植物280kJ,假如蛇的食物中,鼠的比例变为$\frac{2}{5}$,消耗相同的植物,蛇同化的能量是原来的$\frac{7}{16}$.
(5)该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地与其他生物进行着信息交流,其作用在于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6)该草原曾发生过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该过程属于次生演替,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绍兴腐乳独具特色,它采用优质黄豆作为原料,经严格筛选,再经浸泡、冲洗、磨煮、滤渣、点浆、压坯、划坯成型.再将白坯放入竹笼后喷洒万分之二的毛霉菌种,在20℃左右的气温下,经5天左右的前期发酵,即可腌渍,加盐量为毛坯的30%,一层毛坯加盐一层,在室温20℃左右的情况下,经10天腌渍即成腌坯.正常腌坯色泽黄亮、坚硬,四角方整,由毛霉形成一层表皮,即可装入坛中,进行后期发酵.入坛时加入佐料即黄酒、红曲浆,酱籽及花椒等,用荷叶封口后堆叠,在25~30℃环境下,经5~6个月即可成熟.请结合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总结出做腐乳的制作流程图:

(2)腐乳制作的原理主要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等酶类,通过发酵使豆腐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增加,且更易于消化和吸收.
(3)用盐腌制时,盐的浓度太低盐的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盐的浓度太高则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
(4)含水量为70%左右的豆腐适于制作腐乳,若你完成了腐乳制作,可以从色泽、口味、块形等方面评价乳腐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云南云天化中学高二下期中文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调节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神经中枢是( )

A.大脑皮层 B.下丘脑

C.小脑 D.脊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