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I.下表为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设计的三组实验,用以验证酶的专一性.
A组 B组 所用酶制剂 所用试剂
5mL淀粉溶液 5mL蔗糖溶液 淀粉酶 斐林试剂
5mL麦芽糖溶液 5mL葡萄糖溶液 麦芽糖酶 斐林试剂
5mL淀粉溶液 5mL蔗糖溶液 淀粉酶 碘液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斐林试剂A液和B液正确的使用方法是:
 

(2)预期甲同学得到的实验现象是:
 

(3)乙同学的实验设计能否得出结论?为什么?
 

(4)丙同学的实验设计可能得不到实验结论,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若仍然用碘液作试剂,丙同学的实验应该怎样进行改进?(只能在上述表格中选取材料和制剂)
底物 酶制剂 试剂
A组 碘液
B组 碘液
Ⅱ.请利用DNA酶做试剂,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促进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物质是DNA.
材料用具:R型细菌、S型细菌、DNA酶、蒸馏水、制备培养基所需的原料.
实验设计方案:
第一步:从S型细菌中提取DNA;
第二步: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液,将其均分成三组,标号为A、B、C,请将处理方法填写在表格中:
组合编号 A B C
处理方法 不加任何提取物
第三步:将R型细菌分别接种到三组培养基上.
第四步:将接种后的培养基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预测实验结果:
 
考点:酶的特性,检测还原糖的实验
专题:
分析: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中,可采用一种底物两种酶或两种底物一种酶进行探究,最后选择相应的试剂进行鉴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鉴定试剂(斐林试剂或碘液).
遗传物质的发现历程: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体内转化实验和体外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其中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解答: 解:Ⅰ.(1)斐林试剂的成分:A液是质量浓度为0.1 g/mL氢氧化钠溶液、B液是质量浓度为0.05 g/mL硫酸铜溶液.鉴定还原糖时,要将A液和B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待测溶液中,再水浴加热.
(2)由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淀粉酶能将淀粉水解成麦芽糖(还原性糖),不能将蔗糖(非还原性糖)水解,所以用斐林试剂鉴定时,A组出现砖红色沉淀,B组没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3)乙同学所采用的实验材料是麦芽糖和葡萄糖,这两者都是还原糖,用斐林试剂鉴定所得的实验结果相同,所以不能得出实验结论.
(4)丙同学最后采用碘液进行鉴定,由于蔗糖及其水解产物与碘液没有显色反应,因此不能用看出蔗糖是否分解,所以该实验设计也得不到实验结论.若仍然用碘液检测,实验设计如下:
  底物 酶制剂 试剂
A组 5ml淀粉溶液 淀粉酶 碘液
B组 5ml淀粉溶液 麦芽糖酶 碘液
Ⅱ.该方法是从反面证明DNA是转化因子.实验设计如下:
处理编号 A B C
处理方法 不加任何提取物 加DNA 加DNA和DNA酶
实验结果:A、C组中未出现S型细菌,B组中出现S型细菌.这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故答案:Ⅰ.(1)将A和B液混合均匀后加入待测溶液,再水浴加热
(2)A组出现砖红色沉淀,B组没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3)不能,麦芽糖和葡萄糖都是还原糖
(4)蔗糖及其水解产物与碘液没有显色反应,因此不能用碘液检测蔗糖是否分解
  底物 酶制剂 试剂
A组 5ml淀粉溶液 淀粉酶 碘液
B组 5ml淀粉溶液 麦芽糖酶 碘液

处理编号 A B C
处理方法 不加任何提取物 加DNA 加DNA和DNA酶
预期结果:A、C组中未出现S型细菌,B组中出现S型细菌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实验、酶特性的探究实验、遗传物质的发现历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化合物能与班氏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的是(  )
①葡萄糖    ②果糖    ③麦芽糖    ④淀粉    ⑤纤维素.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③⑤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四)回答有关生物体内信息传递和调节的问题.
下丘脑中一些细胞不仅能传导兴奋,而且能分泌激素,下丘脑与垂体之间既有神经联系又有血液联系.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分析并回答.
(1)实验发现,破坏了下丘脑,动物就不再具有调节血糖平衡的能力,这说明
 

(2)如果头部创伤导致图中结构3大量破坏,E处的分泌物消失,人体出现明显的多尿现象,说明E处的分泌物是
 
;在正常情况下引起此分泌物增加的直接刺激是
 

(3)由下丘脑控制D的释放,这种调节方式为
 
调节.
(4)科学家发现,切断C处联系时垂体还能继续分泌相关物质,由此说明垂体分泌功能还受
 
调节;当切断B处时,可导致第二性征消失,甚至生殖器官萎缩,如果恢复B处的联系,第二性征和生殖器官的功能也恢复,由此可以推测
 

(5)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在
 
相关部位的影响下,使细胞①产生兴奋,通过细胞①和细胞②间的
 
结构传递给细胞②,使A处释放某种激素,该激素能促使垂体分泌
 

(6)游泳运动员如果在低温水中停留时间过长,体温调节机能就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其中入水的最初几分钟,皮肤会发白或发青紫,写出此时神经调节的反射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假设某蝴蝶的触角棒形和正常形这对相对性状由Z和W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棒形(B)对正常形(b)为显性;控制蝴蝶的口器长短的基因只存在于Z染色体上,长口器(R)对短口器(r)为显性(如图所示).
(1)若只考虑触角这对性状的遗传:①蝴蝶种群中雌蝴蝶的基因型除了有ZB WB(如图所示)和ZB Wb外,还有
 

②现将两只触角棒形蝴蝶杂交,子代雄蝴蝶中既有棒形,又有正常形,雌蝴蝶全为棒形,则这两只蝴蝶的基因型是
 

③有一只ZZW的正常形蝴蝶,分析其变异的原因时发现:只可能是由某亲本形成配子时,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染色体分配异常造成的.那么其母本的基因型是
 
_.
(2)种群中有各种性状的雄蝴蝶,现有一只长口器棒状触角的雌蝴蝶(ZR-W-),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定它的基因型,应选择
 
(表现型)雄蝴蝶与该只蝴蝶交配,然后观察子代的性状表现.并根据后代表现,判断该雌性蝴蝶的基因型
①如果子代蝴蝶均为棒形触角,则该雌蝴蝶基因型为ZRB WB
②如果子代
 

③如果子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小鼠是遗传学常用的实验材料,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下面是关于小鼠某些性状的遗传实验:
(1)在一隔离饲养了多代的有毛小鼠种群中,偶然发现一对有毛鼠产下的一窝鼠仔中有几只无毛小鼠.无毛小鼠全身裸露无毛,并终生保持无毛状态.科研人员为了研究小鼠的无毛性状,继续让这对有毛鼠杂交多次,每窝都有无毛雄鼠和无毛雌鼠出生.
①科研人员初步判断:小鼠的无毛性状源于基因突变,不是营养不良或环境条件造成.他们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
 

②为了进一步确定这对亲本有毛鼠已携带无毛突变基因,可用无毛基因作探针直接进行检测,该方法利用的原理是
 

(2)小鼠毛色的黄与灰、尾形的弯曲与正常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R,r和T、t控制.在毛色遗传中,具有某种纯合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从鼠群中选择多只基因型相同的雌鼠作母本,多只基因型相同的雄鼠作父本,杂交所得F1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黄毛尾弯曲 黄毛尾正常 灰毛尾弯曲 灰毛尾正常
2
12
2
12
1
12
1
12
4
12
0
2
12
0
①在毛色遗传中,控制毛色的基因在
 
染色体上,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合子基因型是
 

②父本的基因型是
 
,母本的基因型是
 

③若只考虑小鼠毛色的遗传,让F1代的全部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在得到的F2代群体中,r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④让F1代的全部黄毛尾正常雄鼠与黄毛尾弯曲雌鼠杂交,F2代灰毛鼠中尾正常雌鼠占的比例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突触间隙的液体中也含有少量蛋白质
B、神经细胞外的液体中C1很少,Na+很多
C、血浆中抗利尿激素水平随内环境渗透压升高而降低
D、下丘脑与调节体温、水盐平衡和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有关微生物营养的生长因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是微生物生长必需的微量有机物
B、主要包括维生素、氨基酸和碱基等
C、一般作为酶和核酸的组成成分
D、主要作为微生物的能源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中a、b、c分别表示3种细胞外液,箭头表示3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的蛋白质含量最高
B、b中有的细胞不消耗氧气
C、c含有激素和消化酶
D、a中细胞种类最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微生物的营养和代谢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以抑制细菌和酵母菌的生长,从而分离霉菌
B、硝化细菌能以NH3作为氮源和能源物质
C、某些微生物生长因子不能合成,才需要补充
D、接种到培养基上的青霉菌,进入对数期能大量积累青霉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