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如图表示细胞中各种化合物或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含量,以下按①②③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水、脂质、糖类B.蛋白质、糖类、脂质、水
C.C、O、H、ND.H、O、N、C

分析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占细胞鲜重百分比最多的是水,其次是蛋白质,脂质和糖类的含量较少;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中,C、H、O、N是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占细胞鲜重最多的是O元素,其次是C元素,然后是H元素、N元素.

解答 解:A、分析柱形图可知,②含量最高,依次是①、③、④,因此若该图表示细胞中各种化合物占细胞鲜重的含量②①③④分别是:水、蛋白质、脂质、糖类,A正确;
B、分析柱形图可知,②含量最高,依次是①、③、④,因此若该图表示细胞中各种化合物占细胞鲜重的含量②①③④分别是:水、蛋白质、脂质、糖类,B错误;
C、细胞中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含量最高的O,其次是C,若该图表示细胞中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含量②①③④分别是:O、C、H、N,C正确;
D、细胞中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含量最高的O,其次是C,若该图表示细胞中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含量②①③④分别是:O、C、H、N,D错误.
故选:AC.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种类、含量,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的含量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种类、含量和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的种类、含量的记忆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四川省成都市高考适应性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甘蓝是我国各地的重要蔬菜之一,请分析回答以下有关甘蓝的问题。

(1)甘蓝的基生叶顶端圆形,边缘有波状锯齿,上部茎生叶长圆状卵形,两类叶片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有些甘蓝品种的叶片变为紫红色,此性状产生的根本原因最可能是

(2)甘蓝花序的正常和异常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某显性植株X自交,F1表现为约1/2的正常花序和1/2的异常花序;取F1正常花序植株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都是异常花序植株。由此推测 是显性性状,植株X自交的子代性状分离比为1:1的原因是

(3)研究发现野生型甘蓝能产生一种抗烂根的化学物质M。现用两个无法产生M的纯种(品系甲和品系乙)及纯种野生型甘蓝进行杂交实验,F1自交得F2,结果如下:

组别

亲本组合

F1

F2

品系甲×野生型

都能合成M

只有3/4能合成M

品系乙×野生型

不能合成M

只有1/4能合成M

品系甲×品系乙

不能合成M

只有3/16能合成M

研究表明,决定M产生的基因A对a为显性;另一对等位基因B、b中,其中一个基因的表达能抑制M的产生(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

① 据以上信息判断,能够抑制M产生的基因是 (填“B”或“b”),品系甲的基因型是

② 第Ⅲ组F2不能合成M的个体中,与品系乙基因型相同的占

③ 研究发现,抑制M产生的基因(B或b)的表达产物会进入细胞核中,阻碍A基因表达的 阶段,导致M物质不能合成。

(4)在群体中发现有一变异个体,其基因组成和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变异______(填“能”或“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若该个体能正常繁殖,子代能正常发育,则该个体测交后代中能合成M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人体血红蛋白分子中的一条多肽链有146个肽键,则形成这条多肽链的氨基酸分子数和它们在缩合过程生成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
A.146 146B.146 145C.146 147D.147 14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小麦的叶肉细胞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组成葡萄糖的碳、氢、氧三种元素分别来自(  )
A.CO2、CO2和H2OB.CO2、H2O和CO2C.CO2、H2O和H2OD.C5、H2O和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人体内血浆的PH值为7.34-7.35.下列分别表示温度、pH与酶活性的关系,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
A.曲线A上的b点表示该温度下酶的催化活性最大
B.人体内胃蛋白酶的活性与曲线C相似
C.曲线B与C说明不同的酶有不同的最适pH值
D.人体的凝血酶原的最适pH值与曲线B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下列概念中与植物微型繁殖技术无关的是(  )
A.植物组织培养B.有性生殖C.细胞的全能性D.减数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四川省成都市高考适应性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成都以“慢生活”闻名全国,农家乐产业是成都休闲娱乐的主要产业之一,发展以农家乐为主题的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创新的一种模式,如在长势喜人的水稻田中建立“稻一藕一鱼一蛙”共同种养的人工鱼塘生态系统,其中除普通池塘生态系统拥有的水稻、杂草、害虫、田螺等生物外,还有鱼和蛙,它们能起到除草和除虫的作用,其粪便和残饵又成为绿色肥料。

Ⅰ.请回答:

(1)研究人工鱼塘时发现,其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由此可见,该种鱼发育阶段不同,在食物链(网)中所处的 可能不同,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 的关系。

(2)人为捕捞使得部分青蛙个体死亡将直接导致生物多样性中的 下降。

(3)农家乐中人工鱼塘生态系统的设计使物质和能量被分层次多级利用,以利于提高

Ⅱ.某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不同光照强度下水稻的光合作用,将水稻幼苗固定于无底反应瓶中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图一所示。

图一 图二

实验原理:该装置中水稻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可使浮力增大,使天平指针发生偏转。

实验步骤:

①调节天平平衡;

②用100W的灯泡作为光源。先将灯泡置于距装置20 cm处,15 min后观察并记录指针偏转方向和格数;

③加大灯泡与装置间距离,过15 min再观察记录;

④连续重复步骤③。

实验结果绘制如图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2)请据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①B点与A点比较,光合作用强度较大的是 点,此时指针向 偏转。

②C点时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速率(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CD段形成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病毒性肠胃炎多由诺如病毒引起,主要症状有呕吐、腹泻、发热等.诺如病毒变异性强,极易造成反复感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诺如病毒的变异类型最可能是基因突变
B.严重的呕吐、腹泻会导致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
C.反复感染该病的原因是机体内不能产生相应的抗体
D.调节人体发热的中枢在下丘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是描述某种生命活动的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代表人体B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浆细胞以及记忆细胞的形成
B.若A代表叶绿体基质,a代表光,则b、c可分别代表该场所产生的[H]和ATP
C.若A代表兔同化的能量,a代表兔摄入的食物,则b、c可分别代表被下一营养级摄入和排便的能量流动途径
D.若A为调节中枢,a为渗透压升高,则b、c可分别代表抗利尿激素的减少和产生渴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