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043
右图是一个实验装置。先将整个装置放在暗室中24小时,然后移到光下,试回答下列问题:
(1)
数小时后摘下瓶内的叶片,脱去色素后加碘,叶片颜色___________证明了此叶片________________。(2)
摘下瓶外的一片叶片,脱去色素后加碘液,叶片颜色____________,证明此叶片内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此叶片___________________。(3)
烧瓶内NaOH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将装置进行24小时暗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吉安一中高三上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葡萄糖分子可以通过半透膜,而麦芽糖分子则不能通过。如图所示为一个渗透装置,先在漏斗中加入麦芽糖溶液与蒸馏水液面齐平。一段时间后,待漏斗内液面静止,再向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麦芽糖酶。下列坐标中,Y轴表示“漏斗内外液面高度差”,下列曲线中能正确反映整个实验过程中,漏斗内外溶液的液面高度差变化情况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届湖北省高三10月联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葡萄糖分子可以通过半透膜,而麦芽糖分子则不能通过。如图所示为一个渗透装置,先在漏斗中加入麦芽糖溶液与蒸馏水液面齐平。一段时间后,待漏斗内液面静止,再向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麦芽糖酶。下列坐标中,Y轴表示“漏斗内外液面高度差”,下列曲线中能正确反映整体实验过程中,漏斗内外溶液的液面高度差变化情况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省成都高新区高三9月统一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如图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所制作的一个实验装置。开始时在洁净的锥形瓶中装满质量分数为2%的葡萄糖溶液,并在其中加入适量的酵母菌。发酵过程中液体会进入移液管,从移液管的刻度上可以读出进入移液管的液体量,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单位:mL)。
|
第1分钟 |
第2分钟 |
第3分钟 |
第4分钟 |
第5分钟 |
4℃ |
0 |
0 |
0.1 |
0.2 |
0.3 |
10℃ |
0.2 |
1.0 |
1.9 |
3.1 |
4.0 |
20℃ |
0.4 |
1.3 |
2.2 |
3.3 |
4.5 |
35℃ |
0.7 |
1.2 |
2.8 |
4.4 |
5.0 |
55℃ |
0 |
0.1 |
0.2 |
0.3 |
0.4 |
(1)实验开始前时应对葡萄糖溶液做煮沸处理,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中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中数据表示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的__________的量,20℃时它产生的平均速率是__________ mL/min。
(4)最有利于酵母菌发酵的实验温度是__________,在此温度条件下预计在第5分钟到第6分钟之间移液管中增加的液体量比第4分钟到第5分钟之间增加的量__________(多或少),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酵母菌生产果酒时,则不宜用此装置,原因是为保证发酵罐中产生较多的酵母菌,必须先__________,达到一定数量后,则应该__________,以获得大量的酒精。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