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据图分析:图甲中,曲线A表示正值的光合作用速率,曲线B表示呼吸作用速率.图乙中,C点表示呼吸作用速率,D点表示光补偿点.E点是光补偿点,图丙中,F点表示呼吸作用速率,G点表示光补偿点,I点表示二氧化碳饱和点.据此分析作答.
2、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1)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
(2)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解答 解:(1)真正的光合作用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据图甲分析,表示真光合速率的是曲线A.由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较呼吸作用的有关的酶对高温更敏感(或呼吸作用有关的酶更耐高温),所以45℃以后两曲线的变化趋势不同.图甲中温度为30℃时该植物吸收CO2的相对量为8-2=6.
(2)图乙中植物最大光合速率是6+2=8,与曲线A的最高点相符合,故结合图甲,图乙中植物的CO2吸收相对量是在温度为30℃时测定的.温度改为20℃,光合速率减慢大于呼吸速率的减慢(降低),D点将向右移动,此时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叶肉细胞产生ATP的过程有光合作用也有呼吸作用,场所有 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3)图甲中量曲线的交点的含义是呼吸作用等与光合作用,即光补偿点,图乙中,D点表示光补偿点,图丙中,G点表示光补偿点,所以对于图乙和图丙而言,与图甲的两曲线交点含义相同的点分别是D、G.
当细胞间隙的CO2浓度处于x~z段时,随着CO2浓度的增加,净光合速率加大,呼吸速率不变,叶绿体内固定CO2的反应速率(总光合速率)增大.
(4)该植物放在一个黑暗的密闭装置中,不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说明植物进行无氧呼吸,其反应式为:C6H12O6$\stackrel{酶}{→}$2C2H5OH+2CO2+少量能量.
故答案为:
(1)曲线A 光合作用 6
(2)30℃右 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3)D G 增大
(4)C6H12O6$\stackrel{酶}{→}$2C2H5OH+2CO2+少量能量
点评 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光合作用过程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可以通过流程图分析,表格比较,典型练习分析强化学生的理解.要注意,对于绿色植物来说,在有光的条件下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也可以进行细胞呼吸,在黑暗条件下只能进行细胞呼吸,所以要想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先要研究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的关系.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和水.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时,其特定的功能不会发生改变 | |
B. | 晒干的种子因自由水含量太低代谢缓慢而不易萌发 | |
C. | 葡萄糖、乳糖、氨基酸依次是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基因表达的产物 | |
D. | DNA分子中含有氢键,而RNA分子中没有氢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亲本组合 | F1 | F2 | |
实验一 | 甲×乙 | 全为紫色 | 9紫色:7蓝色 |
实验二 | 甲×丙 | 全为紫色 | 3紫色:1蓝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型H1N1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不具有生命特征 | |
B. | 草履虫无细胞结构 | |
C. | 精子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有形成受精卵,才具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
D. | 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生命活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对 | B. | 2对 | C. | 3对 | D. | 4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山西大同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①血红蛋白 ②葡萄糖 ③二氧化碳 ④消化酶 ⑤血浆蛋白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