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反射是具有神经系统的生物所具有的生理活动,它可以帮助生物体趋向于有利的刺激、规避有害刺激。回答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问题:
(1)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组成人体的最简单的反射弧由___个神经元组成。由这种最简单的反射弧完成的反射活动属于_____(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 射)。
(2)我国在2001年9月正式成为参与人类脑计划研究的第20个国家,大量研究表明,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________有关。
(3)若想探究某种止痛药的作用位点是突触还是神经纤维,药物的放置位点分别为______,刺激位点为____。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硅藻对蓝光和绿光具有出色的捕获能力,这与其叶绿体中光合色素有关。回答下列问题:
(1)硅藻与蓝藻在结构方面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硅藻大多偏红色,因而其大量繁殖容易形成“赤潮”,试用所学知识分析,硅藻偏红色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人制备了三组含有不同18O百分比的碳酸氢盐(提供二氧化碳)和水,在密闭条件下,并供给光照射的硅藻培养物,分析氧产生的情况,结果如图所示:
①上述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用同位素标记法另外设计实验,验证上述结论:__________________。(仅写出实验设计思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证实ATP既是“能量通货”,也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中的一种信号分子,其作为信号分子的作用机理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神经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 (生理过程),其结构简式是 。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24小时有40 kg ATP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DP、ATP的浓度仅为2~10 mmol/L,为满足能量需要,人体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 。
(2)由图可知,细胞间隙中的ATP在有关酶的作用下,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 。
(3)一些神经细胞不仅能释放典型神经递质,还能释放ATP,两者均能引起受体细胞的膜电位变化。据图分析,科学家当初推测ATP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信号分子的实验思路是:①科学家用化学物质阻断 后,发现靶细胞膜能接受到部分神经信号;②科学家寻找到靶细胞膜上有ATP的 。
(4)为了研究X物质对动物细胞的影响,某研究小组用不同浓度的X物质将细胞处理24小时。然后测量各组细胞内ATP的浓度和细胞死亡的百分率,经过多次试验后: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 X物质浓度(ng mL-1) | 细胞内ATP浓度(nmoL mL-1) | 细胞死亡百分率 |
A | 0 | 80 | 1 |
B | 2 | 70 | 3 |
C | 4 | 50 | 10 |
D | 8 | 20 | 25 |
E | 16 | 5 | 70 |
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是 。
②实验数据表明,该实验因变量之间的联系是 。
③若用混有浓度为2ng mL-1的X物质的饲料饲喂大鼠,其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受到抑制的主要原因是阻碍消化酶的 ,影响消化;妨碍 ,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反应物A生成产物P的化学反应在无催化(无催化剂)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的能量变化过程如图甲所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图甲中ab段表示酶催化该反应时降低的活化能
B. 图甲可证明酶具有高效性
C. 酶活性是指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
D. 根据图乙可知不同的温度条件下酶的活性可能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抗利尿激素调节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水通透性变化示意图,图中A、B、C代表不同的结构或物质。a、b代表含水通道蛋白囊泡的不同转运过程。请据图回答:
(1)肾小管上皮细胞之间通过结构A紧密连接而封闭了细胞间隙,能防止B________(填名称)和原尿混合,维持二者的渗透压梯度。
(2)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水通道蛋白在__________中合成,最终经过___________加工、包装并转移至囊泡膜上。
(3)抗利尿激素与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上C___________(名称)结合后,启动a过程,使囊泡膜与管腔侧细胞膜融合,增加膜上的水通道蛋白数量,从而使细胞膜_____________
(4)当正常人一次饮用100mL清水,约过半小时后,尿量就开始增加。其调节过程是①→②→③。请完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管腔侧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在细胞膜的凹陷处集中,然后形成内陷囊泡,b过程增强,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
B.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属于主动运输
C. 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
D. 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载体蛋白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真核生物细胞内某生理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②与③在组成上相同的化学基团只有磷酸基,不同的基团只是五碳糖
B. ①为启动上述过程必需的有机物,其名称RNA聚合酶,①移动的方向从右向左
C. 上述过程不会发生在根尖细胞的线粒体中
D. 转录完成后,④需要穿过两层生物膜才能与核糖体结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在植物细胞的生物膜上发生的有关反应,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①发生在核糖体上 B. ②只发生在根尖分生区细胞
C. ③发生在叶绿体内膜 D. ③④过程均产生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葫芦科植物喷瓜的白然种群中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A基因决定雄株,a基因决定两性植株,a-基因决定雌株,A对a、a-显性。现有喷瓜植株甲(雄株)、乙(雌株)、丙1(两性植株)、丙2(两性植株),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1:甲乙→F1雄株:雌株=1:1
实验2:丙1自交→F1全为两性植株
实验3:丙2自交→F1两性植株:唯性=3:1
实验4:甲×丙2→F雄株:雌株:两性植株=2:1:1
实验5:丙2×乙→F两性植株:雌株=1:1
请回答:
(1)根据实验____的结果对a—、a的显隐关系做出相应的推断即_____________。
(2)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喷瓜自然种群中雄株的基因型有____种,雌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
(3)将植株丙1与雌株乙间行种植,F1基因型为________。将株乙上收获的种子种植,让其自花传粉,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