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0.图表示某物质进出细胞后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B.此细胞刚开始是细胞内液浓度大于细胞外液浓度
C.此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D.此物质进出细胞时不需要消耗能量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主动运输是物质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该过程需要载体和能量,逆浓度梯度进行(图中虚线表示细胞外的浓度但是该物质超过细胞外的浓度,还可以继续运输,说明可以逆浓度运输),在能量充足、载体没有达到饱和之前,运输速度随离子浓度的升高而加快,当载体饱和或能量不足时,主动运输就会减弱,表现为图中曲线.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名 称运输方向载体能量实  例
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不需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
协助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不需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要需要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

解答 解:A、由于细胞内液浓度大于细胞外液浓度,所以此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不可能是自由扩散,A错误;
B、根据曲线可知,此细胞刚开始是细胞内液浓度小于细胞外液浓度,B错误;
C、由于细胞内液浓度大于细胞外液浓度后,此物质仍能逆浓度递度进入细胞,说明此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C正确;
D、由于此物质能逆浓度递度进入细胞,说明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三种运输方式的区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生物不能组成一个种群的是(  )
A.某个鱼塘内的不同年龄的鲫鱼
B.寄生在某个T细胞内的所有HIV
C.一段腐木上的细菌
D.生活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内的所有大熊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有关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
A.C、H、O、N、P是ATP、染色质、质粒共有的化学元素
B.线粒体、核糖体、质粒等结构或物质中肯定都含有核糖或脱氧核糖
C.细胞膜、叶绿体的内膜与外膜、内质网膜与小肠粘膜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D.引起甲型流感的病原体HIN1病毒的遗传物质只含有4种碱基和4种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细胞与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②]血浆和[③]组织液.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②中含大分子蛋白质,③中一般不含大分子蛋白质.
(3)人的手掌磨起的“水泡”中的淡黄色液体主要是组织液.
(4)若人体血液中的血糖降低,可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使其分泌胰高血糖素;也可由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调节作用于该细胞,使其分泌胰高血糖素.同时,血糖降低还可作用于肾上腺,使其分泌肾上腺素,促使血糖含量升高.该激素与胰高血糖素间的关系是协同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图1为人体反射弧局部组成示意图,图2为图1中X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在A处给予适宜强度的有效刺激,肌肉收缩;在B处给予相同刺激,肌肉不收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结构X为突触.图2中③为突触小泡,一般由高尔基体(细胞器)形成.
(2)若在B处给予刺激,当兴奋抵达X时④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若结构X处释放的神经递质为甘氨酸,甘氨酸与分布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下一个神经元发生抑制.
(3)上述过程体现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和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图1为真核细胞结构及细胞内物质转运的示意图,图2表示某种生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推测:游离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可能分布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缺一不可)
(2)图2所表示的生物膜位于图1中结构⑤(填序号),图2表明生物膜具有的功能有跨膜运输、能量转换(两方面内容).
(3)结合图1,请问细胞核可以控制线粒体的原因是线粒体的某些蛋白是由细胞核基因控制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范畴的是(  )
A.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
B.通过肺可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
C.通过肝脏可增加或减少血糖含量
D.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玉米幼苗的绿色(A)对白色(a)为显性.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观察其性状分离现象,用杂合子自交产生的种子做如下实验:将1 600粒杂合子自交产生的种子随机分成两份,其中800粒播在有光处,另800粒播在黑暗处,数日后种子萌发长出幼苗.
结果:在黑暗处长出798株幼苗,全部白色;而在有光处长出796株幼苗,有598株绿色和198株白色,请分析实验结果,并回答:
(1)从理论上推断:杂合子自交产生的种子的基因型及其比例是AA:Aa:aa=1:2:1
(2)从理论上讲所得幼苗表现型及比例是绿:白=3:1.
(3)上述实验结果是否符合(2)理论比例?若不符合,其原因是什么?不符合,性状的表现在受基因控制的同时也受环境条件因素的影响
(4)若将实验目的改为“探究光对叶绿素生成的影响”,则:
①实验材料应选基因型为A(从下列选项中选择)的玉米种子.
A.AA  B.Aa      C.aa  D.以上三种均可
②设计对照实验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将基因型相同、数量相等的两份种子分别种在有光和无光(黑暗处)的环境中,观察对比种子萌发后的幼苗表现型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下表列出了教材中部分实验的材料、实验条件和观察内容,请回答有关问题.
组别材料实验条件观察内容
A浸泡过的花生种子清水、苏丹Ⅲ染液、50%酒精溶液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B菠菜叶无水乙醇滤纸条上的色素带
C洋葱根尖解离液、龙胆紫溶液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1)A组实验中50%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
(2)B组实验中,如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操作很规范,但得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均非常淡,可能的原因除了滤纸条没有预先干燥处理外,最可能的原因还有划滤液细线次数太少(或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
(3)在做C组实验时,甲同学换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为材料,观察时发现所有细胞能看清细胞核,但看不到染色体,可能原因是表皮细胞不分裂;若所有操作规范、正确,乙同学能否在显微镜下看到一个细胞的连续分裂过程?不能.丙同学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如图所示图象,若要在高倍镜下看清视野中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向左移动.此视野中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过少,可能的原因有①②.
①视野选择不合适         ②取材时间不合适
③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   ④解离时间不合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