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下列关于臭氧空洞对人类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皮肤癌增加B.农作物产量减少C.免疫功能减退D.紫外线辐射减少

分析 臭氧空洞指的是因空气污染物质,特别是氧化氮和卤化代烃等气溶胶污染物的扩散、侵蚀而造成大气臭氧层被破坏和减少的现象.在地球大气圈离地面20~25公里上空,平流层偏下方,聚集着一圈薄薄的臭氧层,它是抗击太阳能辐射紫外线、蔽护地球生物圈最有效的“保护伞”.但自从1982年科学家首次在南极洲上空发现臭氧减少这一现象开始,人们又在北极和青藏高原的上空发现了类似的臭氧空洞,而且除热带外,世界各地臭氧都在耗减.经过跟踪、监测,科学家们找到了臭氧空洞的成因:一种大量用作制冷剂、喷雾剂、发泡剂等化工制剂的氟氯烃是导致臭氧减少的“罪魁祸首”.另外,寒冷也是臭氧层变薄的关键,这就是为什么首先在地球南北极最冷地区出现臭氧空洞的原因了. 据世界气象组织最近提供的一份观测资料表明,与臭氧空洞尚未出现的1964年至1976年相比,南极上空各极点的臭氧层已分别下降了20%~30%,臭氧空洞今年内仍有可能继续扩大,欲使南极臭氧层显著恢复至少需要20年的时间,而直到2050年臭氧空洞才有望彻底消除.

解答 解:A、臭氧空洞可导致皮肤癌增加,A正确;
B、臭氧空洞可导致农作物产量减少,B正确;
C、臭氧空洞可导致免疫功能减退,C正确;
D、臭氧空洞可导致紫外线辐射增加,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臭氧空洞对人类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课本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后,想进一步探究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等量CO2时,哪种条件下消耗葡萄糖较少的问题.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将无菌葡萄糖溶液与少许酵母菌混匀后密封(瓶中无氧气),按如图装置实验.当测定甲、乙装置中
CaCO3沉淀相等时,撤去装置,将甲、乙两锥形瓶溶液分别用滤菌膜过滤,除去酵母菌,得到滤液1和滤液2.请分析回答:

(1)甲、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有无)氧气,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主要有温度、PH、培养液量、培养液浓度等.(至少写2个)
(2)利用提供的U型管(如图,已知滤液中的葡萄糖不能通过U型管底部的半透膜,其余物质能通过)、滤液1和滤液2等,继续完成探究实验.
(3)实验步骤:
①将等量的滤液1和滤液2分别倒入U型管的A、B两侧并标记.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两侧液面的变化.
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
①如果A侧液面上升,B侧液面下降,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
②如果A侧液面下降,B侧液面上,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③如果A、B两则液面高度相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一样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生理过程中,一定不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  )
A.O2的产生B.线粒体中CO2的生成
C.NADP+转换变为NADPHD.H2O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过氧化氢酶能分解H2O2,产生的氧气使焦性没食子酸氧化成橙黄色.为探究白菜梗中是否存在过氧化氢酶,设计实验如表.
试管号1%焦性没食子酸/mL2%
H2O2/mL
缓冲液/mL过氧化氢酶溶液/mL白菜梗提取液/mL煮沸冷却后的白菜梗提取液/mL
1222---
222-2--
322--2-
422---0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白菜梗(提取液)的有无,若1号试管不变色,2和3号试管都显橙黄色,可以得到的结论是白菜梗中存在过氧化氢酶,若1和4号试管都不变色,2和3号试管都显橙黄色,可以得到的结论是高温使过氧化氢酶变性失活.
(2)同无机催化剂相比,过氧化氢酶的作用特性是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或特异性).测定过氧化氢酶的活力时,可用单位时间内底物消耗量(或单位时间内产物生成量)来表示其活性的髙低.
(3)如图表示过氧化氢酶作用于一定量的H2O2(温度和PH等条件都保持最适宜)时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在d分钟后曲线变成水平的主要原因是底物已完全被消耗尽了.若其他条件不变,将该酶的浓度增加一倍,
请在图上画出生成物量变化的曲线.过氧化氢酶之所以能够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是因为它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Fe3+也能催化H2O2的分解,但与过氧化氢酶相比,要达到生成物量的最大值,反应时间一般大于(“大于”或“小于”“等于”)d分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物质中不含有P元素的是(  )
A.核酸B.RuBPC.三碳酸D.核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关于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效应B细胞和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B.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嵌有抗原-MHC复合体的细胞并消灭之
C.成熟B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不需要抗原的刺激
D.局部炎症反应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癌变,细胞周期变长;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变短
B.细胞衰老,代谢减弱;细胞癌变,代谢和膜的黏着性增强
C.凋亡细胞内没有新蛋白质的合成
D.细胞的分化有利于提高生物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辽宁葫芦岛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对细胞结构与功能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氧呼吸都在线粒体中进行

B.光合作用都在叶绿体中进行

C.有染色体的生物都是真核生物

D.遗传物质为RNA的生物都是原核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1表示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2表示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噻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搡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所示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B.图2中的噬菌体可在含35S的培养基中培养并将其标记
C.图2所示的实验中,正常情况下上清液中有放射性而沉淀物中没有
D.如果图2所示的实验中放射性分布异常,最可能的原因是没有搅拌或搅拌不充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