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将蛙离体神经纤维置于某种培养液中,给予适宜刺激并记录其膜内Na含量变化及膜电位变化,分别用图中曲线Ⅰ、Ⅱ表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中某种培养液就是适宜浓度的NaCl溶液

B.图中a点后,细胞膜内Na的含量开始高于膜外

C.曲线Ⅰ中a点越高,曲线Ⅱ中c点也越高

D.实验过程中培养液中有多种离子浓度会发生变化

【答案】D

【解析】

1、静息电位形成的原因是钾离子外流,动作电位形成的原因是钠离子内流,钠离子内流是协助扩散,扩散的速率与浓度差有关。

2、兴奋性递质使突触后膜电位发生逆转,抑制性递质使突触后膜维持外正内负。

A、该培养液中不仅有钠离子,还有缓冲物质,A错误;

B、图中a点后,Na+开始内流,Na+的含量膜外始终高于膜内,B错误;

C、曲线a点越高,曲线c点越低,C错误;

D、实验过程中培养液中除了Na+的浓度会发生变化,K+的浓度也会发生变化,D正确。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研小组在晴朗的白天对某湖泊进行了研究:取6个透明玻璃瓶编号为16号,分别从同一取样点水深为1~6米处取水样后密封,测其溶氧量如图甲所示;另取一透明玻璃瓶(编号7),从该取样点某深度水层取水样后密封,每间隔2小时(h)测其CO2浓度如图乙所示。假如实验过程中环境温度不变,细胞呼吸强度恒定。请据图回答:

1)经鉴定,1~6号瓶中均含有绿藻和蓝藻。与绿藻相比,蓝藻不含叶绿体,它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请答出两点原因)。

22小时后再从水深3m处取水样测定其溶氧量增加了,造成溶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4~6h8~10h时间段内,水样中CO2浓度各自保持稳定,原因是两时间段内水样中______________产生的CO2与藻类光合作用消耗的CO2相等;请分析这两个时间段7号瓶所处环境条件发生的变化是:后者比前者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面育种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方法一叫_____育种,其最大的优点是__________

2)图中①、②表示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两个小麦品系,让①、②杂交,得到子代③的目的___________

3)方法二叫_____育种,该育种方法遵循的遗传原理是:_____

4)方法三和方法四共同遵循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两种育种方法都有秋水仙素处理这一环节,秋水仙素诱导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机理:_____;方法四处理的对象是:_____

5)若要定向改变某种生物的遗传特性,还可以采用育种方法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发现人体的生物钟机理如图所示,下丘脑SCN细胞中,基因表达产物PER蛋白的浓度呈周期性变化,振荡周期为24 h,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核糖体在图中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

B.图中过程③体现了负反馈调节机制

C.per基因只在下丘脑SCN细胞中复制与表达

D.一条mRNA上,可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翻译出多条相同肽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与泡制时间有关。为了测定不同泡制天数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材料、试剂及用具包括:刻度移液管、比色管、不同浓度的亚硝酸钠标准溶液、亚硝酸盐的显色剂、不同泡制天数的泡菜滤液等。回答相关问题:

请完善下列实验步骤。

标准管的制备:用 和显色剂制成颜色深浅不同的系列标准管。

样品管的制备:用刻度移液管分别吸取一定量的 ,加到不同的比色管中,然后在各个比色管中加入等量的显色剂进行显色,得到样品管。

将每个 分别与系列标准管进行比较,找出与样品管颜色深浅 的标准管,该管中亚硝酸钠含量即代表样品管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记录各样品管亚硝酸盐的含量。

下图表示的是泡菜中 趋势。

泡菜制作过程中产酸的细菌主要是 (填醋酸杆菌乳酸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研究种子萌发和休眠调控机理的植物激素三因子假说,研究人员开展了一系列实验,其结果如图所示(GACKABA分别是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数字代表组别)。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表示激素存在生理活性浓度;“-”表示激素不存在生理活性浓度

A.赤霉素(GA)存在生理活性浓度,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B.实验34对照说明赤霉素(GA)能促进种子萌发且具对抗脱落酸(ABA)的作用

C.实验1347对照说明细胞分裂素(CK)具对抗脱落酸(ABA)的作用

D.图示结果无法说明细胞分裂素(CK)和脱落酸(ABA)对于种子萌发的具体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科研工作者利用小鼠制备 H7N9 禽流感病毒单克隆抗体的过程,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 X 细胞一般选用_________,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诱导 X 细胞和 Y 细胞融合还可采用_____

2)在杂种细胞培养过程中,为了防止污染,通常还要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其培养液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相比,特有的天然成分_____

3)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需要多次筛选,首先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 ________ 然后进行_____和专一抗体检测,最终获得足够数量的_________的细胞,选 出符合要求的细胞后,可在体外条件下培养或注射到_____内进行增殖。

4)利用上述技术生产的单克隆抗体可制作成诊断盒,用于准确、快速诊断 H7N9 禽流感病毒的感染者,这体现了单克隆抗体__________的特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拟南芥种子中的隐花色素(CRY1)是感受光的受体。研究发现,CRY1能作用于脱落酸(ABA)从而影响种子萌发。为了进一步探究其作用机制,研究人员将野生型拟南芥的种子和CRY1突变体(无法合成CRY1)的种子,分别放在MS培养基和含有不同浓度ABAMS培养基中,适宜光照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得种子的发芽率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脱落酸与赤霉素在调节种子萌发方面存在拮抗效应

B.相同浓度的ABA条件下,野生型种子发芽率比突变体高

C.黑暗条件下重复上述实验也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

D.CRY1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影响可能是通过降低种子对ABA的敏感性来实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是β—地中海贫血症(多在婴儿期发病)高发区。研究发现,该病患者的β—珠蛋白(血红蛋白的组成部分)合成受阻,原因是血红蛋白β链第39位氨基酸的编码序列发生了改变,由正常基因A突变成致病基因a(如下图所示。AUGUAG分别为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所需要的酶是______。过程①与过程②在时间上具有不连续性,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2)若异常mRNA翻译产生了异常β—珠蛋白,则该异常β—珠蛋白由______个氨基酸组成。

3)为监测和预防β—地中海贫血症,可通过了解家庭病史,分析该遗传病的______,估算出后代的患病风险,并进一步通过______等手段,有效降低患儿的出生率。

4)基因治疗是治疗该病最有效的手段,但存在技术、伦理、安全性等诸多问题。请你为患者提供两条目前可行的治疗建议: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