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科学家选取某植物进行了如下实验,图甲为该植物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图乙是将这株植物放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用红外测量仪进行测量,测量时间均为1小时,测定的条件和结果如图乙所示(数据在标准状况下测定),据此回答:

(1)图甲A点时叶肉细胞中O2的移动方向是从叶绿体移向线粒体.研究者用含18O的葡萄糖追踪根细胞有氧呼吸中的氧原子,其转移途径是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2)据图甲分析,光合酶对温度的敏感度比呼吸酶对温度的敏感度高,温室栽培该植物,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20℃.
(3)图甲限制AB段CO2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图中B、D点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两倍.
(4)图乙中,若该植物在充分光照下积累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在25℃、4klx光照条件下,该植物在充分光照下1小时总共积累葡萄糖60克.

分析 分析图甲:实线是光合作用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为净光合作用强度,曲线是呼吸作用吸收的氧气的量,为呼吸作用强度,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净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
分析图乙: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光照强度,纵轴是二氧化碳的吸收量,表示净光合作用强度,光照强度为0,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对应纵轴上的数值代表呼吸作用强度,曲线与横轴相交的点,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此时对应的光照强度是光的补偿点.

解答 解:(1)分析题图甲可知,A点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是5,叶肉细胞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为0,此时叶肉细胞产生的氧气进入线粒体被线粒体利用;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产物是丙酮酸和[H],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H]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H],因此含18O的葡萄糖追踪根细胞有氧呼吸中的氧原子,其转移途径是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2)分析题图甲可知,温度20~30℃之间,净光合速率最大,因此温室栽培该植物,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20℃.
(3)分析题图甲可知,AB段,随着温度升高,净光合速率增大,说明制AB段CO2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图中B、D两点净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因此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两倍.
(4)由题图曲线可知,在在25℃、4klx光照条件下,该植物从外界吸收的二氧化碳是44.8L,即2mol,积累$\frac{1}{3}$mol葡萄糖,葡萄糖的分子量是180,因此积累的葡萄糖是60g.
故答案为:
(1)从叶绿体移向线粒体       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2)20℃
(3)温度    B、D       
(4)60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净光合作用强度、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之间的关系,影响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因素,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题图曲线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综合解答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为了探究中国水仙只开花不结实(高度不育)的原因,有研究者开展了染色体核型的分析实验,核型分析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中国水仙是三倍体
B.要使观察到的染色体形态清晰可用秋水仙素染色
C.在中国水仙的花药中一般找不到正常的生殖细胞
D.高度不育根本原因是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所示甲图中DNA决定某一多肽链中的酪氨酸和丙氨酸过程示意图,乙图示样品  DNA经PCR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可以获取大量DNA克隆分子.分析回答:
(1)甲图中含有8种核苷酸;丙氨酸的遗传密码子是GCC.该图表示了DNA中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2)有一种贫血症是血红蛋白分子的一条多肽链上,一个酪氨酸被一个苯丙氨酸所替代造成的.此种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即DNA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
(3)乙图的“PCR”与人体内的DNA复制相比有何特殊之处?离体条件,需要高温,高温酶(TAQ酶)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研究人员已经弄清了青蒿细胞中青蒿素的合成途径(如图中实线方框内所示),并且发现酵母细胞也能够产生合成青蒿酸的中间产物FPP(如图中虚线方框内所示).
(1)在FPP合成酶基因表达过程中,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完成过程②需要的物质有氨基酸、ATP、tRNA等物质或结构的参与.
(2)根据图示代谢过程,科学家在培育能产生青蒿素的酵母细胞过程中,需要向酵母细胞中导入什么基因?ADS酶基因和CYP71AV1酶基因.
(3)实验发现,酵母细胞导入相关基因后,这些基因能正常表达,但酵母菌合成的青蒿素仍很少,根据图解分析原因可能是酵母细胞中部分FPP用于合成固醇.
(4)野生型青蒿白青秆(A)对紫红秆(a)为显性,稀裂叶(B)对分裂叶(b)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则野生型青蒿最多有9种基因型;若F1代中白青秆、稀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3/8,则其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AaBb×aaBb或AaBb×Aabb,该F1代中紫红秆、分裂叶植株占所比例为$\frac{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表示人体内一些生命活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过程包括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三种类型
B.②过程的结果是细胞的数目增多
C.③过程总是与机体的衰老同步进行
D.④过程是由于抑癌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江西高三复习中期诊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玉米的一个根尖细胞放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将子代细胞转入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下列关于细胞内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第二次分裂结束只有一半的细胞具有放射性

B.第二次分裂结束具有放射性的细胞可能有4个

C.在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

D.在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克隆羊的成功轰动世界,它不仅奠定了疾病克隆性治疗的基础又解决了器官移植中供体不足的问题,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过去尚未遇到的问题.如图为人类对克隆羊技术的拓展图和应用.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涉及的现代生物技术有核移植、胚胎移植和细胞培养等.
(2)图中婴儿长大后,外貌、性别和其他特征与原型男人相同,这说明动物体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3)使用培养基进行胚胎干细胞培养时,通常要加入血清等天然成分,除了保证被培养细胞处于无菌、无毒及充足氧气的环境中,还需要保证细胞生活所需的温度和pH;早期胚胎发育在桑椹胚阶段以前的细胞是全能细胞.
(4)图中从“内细胞团到胚胎干细胞”的培养过程中,必须用胰蛋白酶处理内细胞团,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干细胞形成组织、器官必须要进行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肾上腺素和迷走神经都参与兔血压的调节,回答相关问题:
(1)给实验兔静脉注射0.01%的肾上腺素0.2mL后,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心脏活动加强加快使血压升高.在这个过程中,肾上腺素作为激素起作用,心脏是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肾上腺素对心脏起作用后被灭活,血压恢复.除上述特点外,激素作用方式的特点还有具有微量高效的特征.
(2)剪断实验兔的迷走神经后刺激其靠近心脏的一端,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脏活动减弱减慢、血压降低.在此过程中,心脏活动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否(选填“是”或“否”)属于反射,原因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必须依赖于反射弧的结构完整性,所以剪断实验兔的迷走神经后刺激其靠近心脏的一端,反射弧已经被切断,结构不完整,.
(3)在上述作用于心脏、调节血压的过程中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答出一个特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表示一个水稻叶肉细胞内发生的部分代谢简图.图中①~⑤表示反应过程,A~L表示细胞代谢过程中的相关物质,a、b、c表示细胞的相应结构.请据图作答:

(1)图中反应过程①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反应过程④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结构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2)叶肉细胞在③④⑤过程中,产生能量最多的过程是⑤.此过程产生的ATP能否用于暗反应不能(能/不能).
(3)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植物细胞从外界吸收CO2
(4)小麦灌浆期若遇阴雨天则会减产,其原因是反应过程①(序号)受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