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
B.调查某片树林中一种鸟的种群密度,需要采用样方估算的方法
C.年龄组成是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
D.从种群特征看,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种措施直接调节的是种群的出生率

分析 1、“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
2、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
3、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

解答 解:A、在理想条件下,没有环境阻力的情况下,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A正确;
B、调查某森林中一种鸟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B错误;
C、年龄组成是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C正确;
D、从种群特征看,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种措施直接调节的是种群的出生率,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J型曲线、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种群特征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表为用不同浓度的2,4-D(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茄子的花蕾以后植株的结实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对照组(未作处理)经2,4-D处理的实验组
平均结果率(%)27100100100100
平均株产量(kg)0.160.910.72
平均单果重(g)186247277273243
浓度(ppm)1000850720630
A.该实验结果表明2,4-D能促进果实的发育
B.该实验结果表明2,4-D能促进果实的成熟
C.不同浓度的2,4-D对同种植物的结果情况影响不同
D.该实验的对照组花蕾是经过受粉的,而实验组花蕾是未经过受粉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请完成下列填空:
(1)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
(2)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蛋白质;
(3)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
(4)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5)在干旱的沙漠地区的某一种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6)写出组成下列物质的主要元素是:a蛋白质C、H、O、N; b核酸C、H、O、N、P; c 糖类C、H、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科学家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进行重组,并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得以表达.但在进行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便于重组和筛选.已知限制性核酸内切酶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I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据图回答:

(1)过程①表示的是采取反转录(人工合成)的方法来获取目的基因.
(2)根据图示分析,在构建重组质粒过程中,应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Ⅰ(Ⅰ或II)切割质粒,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Ⅱ(Ⅰ或II)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运载体后形成的黏性末端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连接.
(3)人的基因之所以能与大肠杆菌的质粒进行重组,原因是人的基因与大肠杆菌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相同.
(4)将重组质粒导入细菌B之前,要将细菌B放入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中处理,目的是增大细胞壁的通透性,使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容易进入受体细胞.
(5)要筛选出含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应将大肠杆菌培养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
(6)人体的生长激素基因能在细菌体内成功表达是因为共同一套(遗传)密码子.
写出目的基因导入细菌中表达的过程生长激素基因$\stackrel{转录}{→}$mRNA$\stackrel{翻译}{→}$生长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是科学家根据果蝇的遗传实验,绘制出的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些基因的位置图,请回答:
(l)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2)绘出果蝇的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图的第一位学者是摩尔根;
(3)染色体的主要成分DNA和蛋白质;
(4)短硬毛基因的表达需要经过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图中a、b、c、d所代表的结构不正确的是(  )
A.a-质粒RNAB.b-限制性核酸外切酶
C.c-RNA聚合酶D.d-目的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在生物的基本特征中,维持个体生存不必需的是(  )
A.应激性B.适应性C.新陈代谢D.生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图甲、乙、丙是表示细胞生命活动过程示意图,图乙是图甲中部分结构的放大图,图丙是图乙中部分结构的放大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DNA-RNA的杂交区域中可存在T与A配对
B.图甲中b端对应于图乙的左侧,且图乙中存在3种RNA
C.据乙、丙两图可推测②是腺嘌呤,且tRNA与氨基酸结合的过程中有水生成
D.若DNA模板链上的CCA和GGT分别决定甘氨酸和脯氨酸,则图乙方框内为甘氨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医师通过对一对正常夫妻(Ⅲ)(妻子已怀孕)的检查和询问,判断出丈夫家族中有人患有甲种遗传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他的祖父和祖母是近亲结婚;妻子家族中患有乙种遗传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她有一个年龄相差不多患21三体综合征的舅舅;夫妻均不带有对方家族的致病基因.医师将两个家族的系谱图绘制出来(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是隐性遗传病.
(2)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是隐性遗传病.
(3)丈夫的基因型是AAXBY或AaXBY,妻子的基因型是AAXBXb
(4)该夫妇再生一个男孩患病的概率是$\frac{1}{2}$,女孩患病的概率是0.
(5)21三体综合征可能是由染色体组成为23+X的卵细胞或23+Y的精子与正常的生殖细胞受精后发育而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