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授予了三位研究囊泡运输的科学家。下列有关囊泡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囊泡运输也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且消耗能量
B.高尔基体在囊泡运输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C.细胞器之间都能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
D.细胞核内的RNA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质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包头萨拉齐第二中学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依图,有关工具酶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切断a处的酶是限制性内切酶 B.切断b处的酶是解旋酶
C.连接b处的酶为DNA连接酶 D.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均作用于a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黑龙江省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
B.光学显微镜低倍镜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
C.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到的叶绿体的结构照片属于物理模型
D.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溶液能检测到是否存在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黑龙江省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关下图中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含有两条肽链 B.共有126个肽键
C.R基中共含17个氨基 D.形成该蛋白质时共脱掉125个水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黑龙江大庆市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3分)回答下列与溶酶体相关的问题:
(1)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原因是内含多种水解酶,这些酶在 上合成,经 、 加工、分类和包装后以出芽方式转移到溶酶体内。
(2)溶酶体内pH为5左右,而细胞质基质pH为7左右,可见H+以 方式进入溶酶体。
(3)蝌蚪尾部细胞溶酶体膜破裂,其内水解酶释放到细胞质中,从而使整个细胞被酶水解消亡。这是由 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称为 ,它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 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4)溶酶体膜与其他生物膜相比有一些特别之处,所以溶酶体膜不会被自身的酶所水解,而能与细胞质其他部分安全分隔开。这个例子可以很好地说明生物膜系统的 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陕西西安市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下图为某病毒侵入机体被杀伤过程图解,据图回答:
(1)左图中细胞d为_____________,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溶酶体酶,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通过该细胞进行免疫的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
(2)靶细胞裂解后,释放出的抗原要靠_____________的进一步清除。
(3)右图细胞为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分化而来的。通过该细胞进行免疫的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图中抗体合成的场所是( )__________,对其进行加工和包装的场所是( )__________和( )__________,为这一过程提供能量的是( )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陕西西安市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秃顶在男性表现较多,女性中表现极少,一般在30岁左右以后表现出来。通过调查发现:秃顶的女子与正常的男子婚配所生的男孩全部是秃顶,女孩全部正常。纯合体的秃顶男子与正常的女子婚配,女儿有正常也有秃顶,儿子全秃顶。就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控制秃顶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
B.父亲正常母亲正常不可能生出秃顶的儿子
C.该秃顶性状表达与性别有关但不属于伴性遗传
D.女儿秃顶时父亲不一定秃顶母亲一定秃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同步]2014年中图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第一单元1.3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0?桂林二模)下列有关叙述与细菌生长曲线相符的是( )
A.细菌只有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才能表现出图示生长曲线
B.图中1时期大量合成酶、ATP及其他细胞成分
C.图中3时期的细菌不再进行增殖
D.图中4时期是获取次级代谢产物的最佳时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同步]2014年中图版高中生物选修一5.2 植物种苗脱毒技术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4分)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繁殖植物。请据图表回答问题。
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愈伤组织胚状体植物体
| A组 | B组 | C组 | D组 | E组 |
0 | 3 | 3 | 0.03 | 0 | |
0 | 0.2 | 0.002 | 1.0 | 0.2 | |
花芽生长状况 | 仍是组织切块 | 形成愈伤组织 | 愈伤组织分化出根 | 愈伤组织分化出嫩芽 | 稍生长 |
植物的花芽分别在含有不同比例的吲哚乙酸和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中的生长状况。
(1)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能够被培养成新的植物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诱导离体的植物组织形成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体结构,若包上人造种皮,制成人工种子,可能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子困难或发芽率低等问题。胚状体来源于离体的植物体细胞,其形成过程中要经过的生理变化大体上是图表中[ ] ________和[ ]________过程,在此过程中被培养的细胞始终受________的调节([ ]填序号)。
(3)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茎尖或根尖组织可获得无病毒植株,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表乙的实验结果可看出:吲哚乙酸和细胞分裂素是实验中的两种重要物质。其中,新芽形成必需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在培养形成完整新个体过程中,对它们的调控关键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