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小鼠体细胞含40条(20对)染色体,有一批基因型为BbCc(两对基因分别位于2、3号染色体上)的实验鼠,已知基因B决定毛黑色,b决定毛褐色,C决定毛色存在,c决定毛色不存在(即白色).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亲本鼠的体色为黑色,褐色鼠的基因型有bbCC、bbCc.
(2)亲本鼠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色:褐色:白色=9:3:4.其中杂合白色鼠占$\frac{1}{8}$.
(3)有一种单体小鼠,其6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只有1条(比正常小鼠少1条6号染色体),但不影响小鼠的生活和繁殖.以粗糙毛(ee)小鼠为父本,与光滑毛的单体为母本(纯合子)进行杂交.
假设E(或e)基因不在第6号染色体上,使F1的单体与粗糙毛的正常小鼠杂交,杂交子代毛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粗糙毛:光滑毛=1:1.
假设E(或e)基因在第6号染色体上,使F1的单体与粗糙毛的正常小鼠杂交,杂交子代毛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粗糙毛:光滑毛=1:0.

分析 由题意知,B和b、C和c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在遗传过程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又由题意知,基因B决定毛黑色,b决定毛褐色,C决定毛色存在,c决定毛色不存在(即白色),因此基因型为B_C_的个体表现为黑色,bbC_表现为褐色,B_cc、bbcc表现为白色.

解答 解:(1)由分析知,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表现为黑色;褐色鼠的基因型是bbC_,包括bbCC、bbCc两种.
(2)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bCc×BbCc→B_C_:B_cc:bbC_:bbcc=9:3:3:1,其中B_C_表现为黑色,bbC_表现为褐色,B_cc、bbcc表现为白色,即黑色:褐色:白色=9:3:4;杂合白色鼠的基因型是Bbcc,比例是$\frac{1}{2}×\frac{1}{4}=\frac{1}{8}$.
(3)6号染色体缺少一条的单体小鼠用O标记缺失的染色体,如果E(或e)基因不在第6号染色体上,光滑毛的单体的母本的基因型是EE,粗糙毛小鼠父本的基因型是ee,二者杂交后的基因型是Ee,F1的单体与粗糙毛(ee)的正常小鼠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是Ee:ee=1:1,即粗糙毛:光滑毛=1:1;
如果E(或e)基因在第6号染色体上,光滑毛的单体的母本的基因型是EO,粗糙毛小鼠父本的基因型是ee,二者杂交后的基因型是Ee:eO=1:1,其中eO是单体,与粗糙毛的正常小鼠(ee)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是ee、eO,都表现为粗糙毛.
故答案为:
(1)黑色   bbCC、bbCc
(2)黑色:褐色:白色=9:3:4    $\frac{1}{8}$
(3)粗糙毛:光滑毛=1:1      粗糙毛:光滑毛=1:0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旨在考查学生理解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学会应用应用自由组合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及运用假说演绎法设计遗传实验、预期实验结果并获取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承德市联校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和染色体单体三者的数量之比为1:2:2的细胞分裂及时期是

A.有丝分裂中期和有丝分裂后期 B.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C.有丝分裂前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牡丹江一中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C)/(T+G)=0.8,则它的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A+C)/(T+G)的值分别为

A.0.8和0.8 B.0.8和0.2

C.0.2和1.0 D.1.25和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表示人和高等动物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兴奋在①⑦上以电信号(或生物电、局部电流、神经冲动)形式向前传导,在突触的传递过程是:突触前神经元兴奋传至突触小体,引起其中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递质到突触间隙,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导致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2)神经细胞与肌细胞接触点的递质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肌细胞收缩,乙酰胆碱很快被胆碱脂酶分解,肌细胞恢复舒张状态.美洲箭毒有与乙酰胆碱争夺受体的作用,若美洲箭毒进入人体,其效应是肌细胞不能收缩(或持续舒张).
(3)当感受器感受到血糖含量降低时,图中的“内分泌腺M”为肾上腺和胰岛A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某校一个生物兴趣小组借助某大学的实验设备,对DNA复制方式等问题进行研究.
(1)该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程序,请对结果进行预测.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在氮源为14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4N-DNA分子;在氮源为15N的培养基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5N-DNA.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其DNA分别分布在轻带和重带上.
第二步:将亲代大肠杆菌(含15N)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繁殖一代,然后进行离心处理,请分析:如果其DNA分布的位置是一半在轻带,一半在重带,则说明DNA的复制方式为全保留复制;如果DNA分布的位置是全部在中带,则为半保留复制.根据已有知识,你认为第一种现象会不会出现?不会.
(2)有人提出:将以上实验第二步培养得到的大肠杆菌的DNA用解旋酶处理后再离心,就能直接判断DNA的复制方式,如果轻带和重带各占$\frac{1}{2}$,则一定为半保留复制.这位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不正确,原因是无论哪种复制方式,离心的结果都是轻带和重带各占$\frac{1}{2}$.
(3)DNA复制的意义是保持亲子代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所示过程发生的变异是(  )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变异D.没有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新的基因即等位基因
B.基因重组普遍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
C.21三体综合征是染色体结构变异
D.原核生物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人体组织液中的氧气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需要通过几层膜(  )
A.2层B.3层C.4层D.6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1)表示肝脏及其连接的血管结构,图(2)表示胰腺横切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等结构,请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1)法国著名生理学家贝尔纳在研究动物体内糖分来源时,做了如下实验:
①连续几天用含糖类的食物饲喂狗,在食物消化期间将其杀死,结果在肝门静脉D(血液从消化道流入肝脏的血管)中发现大量的糖,这是因为含糖类的食物经消化后变成葡萄糖,被吸收后通过血液运输到肝门静脉进入肝脏转变成肝糖原暂时储藏.
②连续几天仅以肉类饲喂狗,发现肠道中没有糖类,但肝静脉B中发现有很多糖类,可能的原因是非糖类物质在肝脏中转变为糖类.根据①②实验结果,而得出的结论是动物体内的糖分不仅来自于糖类物质,还可以来自于非糖类物质的转化. 
(2)1886年,德国生理学家梅灵和明可夫斯基通过手术摘除狗的胰腺,发现狗尿量大增,排出的尿招引了很多蚂蚁,说明狗排出的尿中含有糖.结合糖尿病病人的症状,二人推测糖尿病病因可能是胰腺出现问题.当时知道胰腺有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胰岛(如图2),外分泌部分分泌消化液,通过胰岛管进入肠道,促进消化.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哪部分与糖尿病有关呢?科学家为此展开了如下实验研究:
A.不切除狗的胰腺→狗不患糖尿病
B.切除狗的胰腺→狗患糖尿病
C.不切除狗的胰腺,结扎胰腺管→狗不患糖尿病
D.切除狗的胰腺,将该狗的小块胰腺埋植于皮下→狗不患糖尿病
A组实验作为对照实验,C与A比较,说明胰腺的外分泌部与糖尿病无关.
D组和B组实验结果比较,说明与糖尿病有关的可能是胰岛,因为埋植于皮下的胰腺组织不具有外分泌功能
1922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班延和贝斯特做了如下实验:
结扎狗的胰腺=管,6~8周后胰腺萎缩,胰岛保持正常,将萎缩胰腺提取液注射到切除胰腺的狗体内,发现狗不患糖尿病,说明胰岛能分泌防止糖尿病的物质.
(3)某研究小组利用下列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证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生理作用.
实验材料和用具:
正常健康的实验小白鼠6只,生理盐水,用生理盐水配制的胰岛素溶液,50%的葡萄糖溶液,注射器等.
实验步骤:
①实验前将6只小白鼠禁食18~24小时,目的是消耗小鼠体内的肝糖原,防止小鼠体内糖含量较高影响实验结果   
②4只小鼠作为实验组,腹腔注射一定量用生理盐水配制的胰岛素溶液    
③2只小鼠作为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将两组小鼠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密切观察两组小鼠的活动状态.
④过了一段时间,当观察到实验组小鼠出现惊厥、休克等低血糖症状  立即给2只小鼠注射适量50%的葡萄糖溶液,其他不作处理,观察小鼠的活动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