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秋•郴州校级期中)如图表示人体内特异性免疫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实线表示体液免疫过程,虚线表示细胞免疫过程
B.图中甲、乙、丙、丁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C.记忆细胞能识别抗原与记忆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有关
D.物质戊的合成和分泌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省阜阳市高一(上)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①乳糖和葡萄糖 ②乳糖和麦芽糖 ③蔗糖和麦芽糖 ④糖原和纤维素 ⑤植物淀粉和纤维素.
A. ①④ B. ②⑤ C. ③④ D. 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邵阳县石齐学校高二(上)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5秋•邵阳县校级月考)由于湿地独特的水文条件,使得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与其他生态系 统不同的特点.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下表是湿地生态系统与其他部分生态系统碳(有机碳)储量的比较请回答:
生态系统 | 面积/106hm2 | 单位面积碳储量/t﹒hm﹣2 | ||
植被 | 土壤 | 总计 | ||
湿地 | 350 | 43 | 643 | 686 |
热带森林 | 1755 | 121 | 123 | 244 |
北方森林 | 1372 | 64 | 343 | 407 |
苔原 | 950 | 6 | 128 | 134 |
农田 | 1600 | 2 | 80 | 82 |
(1)碳循环是组成生物体的碳元素在 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生态系统的有机碳主要是通过 (过程)将大气中的无机碳固定下来的.
(2)与热带森林相比,北方森林虽然植被碳储量较小,但土壤中碳储量较高,主要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邵阳县石齐学校高二(上)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邵阳县校级月考)图中表示物种Ⅰ和物种Ⅱ属于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关系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邵阳县石齐学校高二(上)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高安市校级期末)下面是有关燕麦实验的示意图,图中所示燕麦胚芽鞘的某些部位纵向插入了云母片.请分析图中a至f的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正确的一组( )
A.a<b、c=d、e=f B.a<b、c=d、e<f C.a<b、c<d、e=f D.a>b、c=d、e<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邵阳县石齐学校高二(上)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邵阳县校级月考)如图中三条曲线能分别表示当环境温度从25℃降到3℃时,小白鼠体内细胞耗氧量、产生的尿量及酶活性变化情况的是( )
A.①②② B.①③③ C.③①② D.①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邵阳县石齐学校高二(上)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邵阳县校级月考)图为某一传出神经元与肌细胞形成的突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B.图中的突触小体,是神经元树突的末端
C.①内的递质只能经②释放再作用于④
D.②释放的神经递质可能会使肌细胞兴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河南漯河高级中学高三模拟测试(一)理综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蓝藻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周围分布着大量的核糖体,通过RNA传递遗传信息合成多肽
B.细胞中的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
C.DNA分子裸露不形成染色体,但基因的传递遵循孟德尔定律
D.蓝藻细胞的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分别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完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广西北流市毕业班适应性训练理科综合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政府决定,大熊猫不再作为“国礼”对外赠送,原因是大熊猫是我国的濒危物种,人类的活动又加速了它的濒危,尽管建立许多自然保护区加以保护,但野生数量增加很少。下列叙述
不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
A.与华南虎相比,大熊猫具有生存优势的原因是其所处的营养级低
B.大熊猫濒危的主要原因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较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加强栖息地的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大熊猫种群的K值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
D.大熊猫作为“国礼”对外赠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