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人体血液的pH通常在7.35~7.45之间 | |
B. | 血液中存在Na2CO3和NaHCO3这样一对缓冲剂 | |
C. | 血液中的Na2CO3过多时,就与H2CO3结合形成NaHCO3 | |
D. | pH的相对平衡是在神经的调节下独立完成的 |
分析 人体血浆pH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主要是由于缓冲物质.机体剧烈运动会产生大量的乳酸、碳酸等物质,并且进入血液.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而且又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对血液的pH值影响不大.血液中增多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使增强呼吸活动,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当碳酸钠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这样,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可以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解答 解:A、人体血液的pH通常在7.35~7.45之间,A正确;
B、血液中存在缓冲物质Na2CO3和NaHCO3,当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与NaHCO3反应,生产乳酸钠和H2CO3,B正确;
C、血液中的Na2CO3过多时,就与H2CO3结合形成NaHCO3,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C正确;
D、pH的相对平衡是血液中的缓冲物质直接调节的,同时也需要神经-体液调节,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理化特性,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理化特性,掌握人体血浆pH维持相对稳定的机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温度(℃) | 20 | 40 | 60 | 80 | 100 |
结果 | 15min后仍为有 凝固现象 | 14min内完全凝固 | 1min内完全凝固 | 1min内完全凝固 | 15min后仍未有凝固迹象 |
A. | 100℃时酶的分子结构破坏,酶失去活性 | |
B. | 60℃是该酶催化牛奶蛋白质凝固的最适温度 | |
C. | 将姜汁在不同温度下保温再与对应温度的牛奶混合 | |
D. | 若用煮沸的姜汁重复这项实验,则牛奶均不能凝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图bc段的变化是间期DNA复制的结果 | |
B. | 在图甲de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减半 | |
C. | 处于cd段的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 | |
D. | 图乙细胞可能在图甲的bc段发生了基因突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单个细胞的直径虽比细菌大,但肉眼是分辨不清的 | |
B. | 发菜、颤藻、念珠藻都属于蓝藻 | |
C. | 蓝藻的叶绿体中含有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藻蓝素和叶绿素 | |
D. | 蓝藻是自养型原核生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一切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 |
B. | 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 |
C. | 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
D. | 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蓝藻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通过有氧呼吸分解有机物 | |
B. | 在叶绿体、线粒体及细胞质基质内均能找到葡萄糖 | |
C. | 因酶具有专一性,参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酶完全不同 | |
D. | 只有在无氧条件下,生物体才能进行无氧呼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