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B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遇到刺激后都不断进行分裂 | |
B. | 乙肝疫苗需在一定时期内注射三次,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 | |
C. | 注射疫苗的作用是刺激体内记忆细胞增殖分化 | |
D. | “疫苗”与病毒结合使其失去侵染宿主细胞的能力 |
分析 接种疫苗后,机体会产生记忆细胞,也分泌抗体,记忆细胞的特点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比普通的B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再产生大量的抗体消灭抗原,使得二次免疫反应快而强.接种乙肝疫苗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目的就是激发机体二次免疫反应的机制,使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解答 解:A、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分裂,A错误;
B、接种乙肝疫苗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目的就是激发机体二次免疫反应的机制,使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B正确;
C、注射疫苗的作用是刺激体内B细胞增殖分化,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是在二次免疫中发挥作用,C错误;
D、“疫苗”即为灭活的病毒或减毒的病毒,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以毒疫苗案件为载体,考查疫苗接种的知识,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升了学生获取信息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数小时“饥饿”处理(消耗掉叶片中的淀粉)后,再把叶片的一部分遮光,它部分曝光.一段时间后,将该叶片经脱色、漂洗再用碘液处理,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曝光部分变蓝.下列有关本实验的分析及结论合理的是( )
①本实验未设对照组
②有无光照是遮光和曝光区域显现不同结果的唯一原因
③实验初始时遮光和曝光区域均达到无淀粉状态
④实验证明叶绿体利用光照将CO2转变成了淀粉.
A.只有②③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②③④ D.①﹣④全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F2表现型 | 灰身红眼 | 灰身白眼 | 黑身红眼 | 黑身白眼 |
雌果蝇 | 596 | 0 | 197 | 0 |
雄果蝇 | 301 | 298 | 98 | 10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在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 | |
B. | 乙主要在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合成 | |
C. | 丙的极性运输受重力和光照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 |
D. | 甲乙对种子的休眠具有协同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 |
B. |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 |
C. | 生物个体总是要死亡的,但基因库却因种群个体的繁殖而代代相传 | |
D. | 种群中每个个体都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