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2016年毒疫苗案件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毒疫苗是未经严格冷链存储运蝓而销售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遇到刺激后都不断进行分裂
B.乙肝疫苗需在一定时期内注射三次,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
C.注射疫苗的作用是刺激体内记忆细胞增殖分化
D.“疫苗”与病毒结合使其失去侵染宿主细胞的能力

分析 接种疫苗后,机体会产生记忆细胞,也分泌抗体,记忆细胞的特点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比普通的B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再产生大量的抗体消灭抗原,使得二次免疫反应快而强.接种乙肝疫苗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目的就是激发机体二次免疫反应的机制,使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解答 解:A、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分裂,A错误;
B、接种乙肝疫苗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目的就是激发机体二次免疫反应的机制,使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B正确;
C、注射疫苗的作用是刺激体内B细胞增殖分化,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是在二次免疫中发挥作用,C错误;
D、“疫苗”即为灭活的病毒或减毒的病毒,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以毒疫苗案件为载体,考查疫苗接种的知识,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升了学生获取信息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数小时“饥饿”处理(消耗掉叶片中的淀粉)后,再把叶片的一部分遮光,它部分曝光.一段时间后,将该叶片经脱色、漂洗再用碘液处理,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曝光部分变蓝.下列有关本实验的分析及结论合理的是( )

①本实验未设对照组

②有无光照是遮光和曝光区域显现不同结果的唯一原因

③实验初始时遮光和曝光区域均达到无淀粉状态

④实验证明叶绿体利用光照将CO2转变成了淀粉.

A.只有②③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②③④ D.①﹣④全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下列化合物是植物激素的有(  )
A.吲哚乙酸B.2,4-DC.细胞分裂素D.丙酮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紫苏叶是一种在中国广为使用的调味品,可用种子繁殖,播种前需将种子用清水浸泡4小时,还可以把枝条在一定浓度的发根粉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插入土壤中进行繁殖.
(1)用清水浸泡的目的是为了解除脱落酸的抑制.生产中还可能用赤霉素进行处理,促使紫苏种子提前萌发.
(2)发根粉与生长素的作用相似,在使用时需要严格控制浓度,原因是其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特点.
(3)据测定,各种激素在不同阶段的分泌量不同(相同或不同),其根本原因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4)在探索生根粉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应先设计一组浓度梯度比较大的预实验,在此基础上再设计一系列浓度梯度的细致实验进行探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果蝇的灰身与黑身(设基因为A、a)、红眼与白眼(设基因为R、r)是两对相对性状.两只纯合亲代果蝇杂交,F1雌雄均为灰身红眼果蝇,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到F2表现型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F2表现型灰身红眼灰身白眼黑身红眼黑身白眼
雌果蝇59601970
雄果蝇30129898102
(1)控制果蝇体色和眼色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填“同源”或“非同源”)染色体上,果蝇的眼色是由细胞中所含色素的种类决定,色素的形成需要某种特定酶的催化,不产生色素的个体眼色为白色,这体现了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2)F2表现型灰身红眼的雌蝇中,杂合子的比例为$\frac{5}{6}$.若让F2中的灰身雄果蝇与黑身雌果蝇进行测交,则F3果蝇中灰身:黑身为2:1.
(3)缺刻翅是X染色体部分缺失的结果(用XN表示),其缺失片段较大,连同附近的R(r)基因一同缺失,染色体组成为XNYN和XNY的个体不能存活.那么,果蝇的缺刻翅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由上述杂交组合所获得的F1果蝇中,红眼:白眼=2:1.若将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得F2,则F2中红眼缺刻翅雌蝇占$\frac{1}{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植物激素甲、乙、丙和生长素类似物NAA的作用模式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在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
B.乙主要在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合成
C.丙的极性运输受重力和光照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D.甲乙对种子的休眠具有协同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甲表示反射弧中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图乙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联系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则⑤称为效应器,③称为神经中枢.
(2)图甲中刺激d点,则除d点外,图中发生兴奋的点还有c、e(用字母表示).
(3)图乙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处在[8]线粒体中,该结构的作用是为神经兴奋的传导提供ATP(或能量).
(4)手术过程中,使用某种局部麻醉剂,能使乙图中[⑨]突触小泡中释放的神经递质发生变化,从而暂时失去兴奋传导功能.
(5)在突触小体⑦中完成的信号转换可概括为(用文字加箭头的方式表示):电信号→化学信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赤霉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赤霉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赤霉素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2)赤霉素可影响花芽分化率.每年5、6月份,杨树和柳树的雌花序中果实裂成两瓣,具有白色茸毛的种子随风飘散.哈尔滨市为了解决这些飞絮,给杨树和柳树注射了赤霉素.推测赤霉素在这里的作用是使雌花的比例降低(增加/降低/不变),使杨柳的种子数量减少,从而使飞絮减少.
(3)使用一定量的赤霉素处理葡萄的雌蕊可以获得无子葡萄,这属于不可(可/不可)遗传的变异,用生长素(植物激素)也可以实现此效果.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与赤霉素有拮抗作用的激素有乙烯、脱落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C.生物个体总是要死亡的,但基因库却因种群个体的繁殖而代代相传
D.种群中每个个体都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