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 |
B. | 着丝点分裂一定导致DNA数目加倍 | |
C. | 染色体中的DNA一定是双链组成 | |
D. | 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其体细胞的2倍 |
分析 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解答 解:A、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中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A错误;
B、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而DNA数目不变,B错误;
C、染色体的DNA一定是双链组成,C正确;
D、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中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④⑤⑥ | B. | ①④⑤⑥ | C. | ①②④⑦ | D. | ③④⑥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超过T4时捕捞,使剩余量保持在K | B. | 超过T4时捕捞,使剩余量保持在$\frac{K}{2}$ | ||
C. | 超过T2时捕捞,使剩余量保持在$\frac{K}{2}$ | D. | 超过T3时捕捞,使剩余量保持在$\frac{K}{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杂交、自交、测交 | B. | 测交、杂交、自交 | C. | 测交、测交、杂交 | D. | 杂交、杂交、杂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着丝点的分裂意味着有丝分裂已经进入后期 | |
B. | 一个染色体有一个着丝点 | |
C. | 由图推测,着丝点可能是纺锤丝结合的部位 | |
D. | 着丝点在纺锤丝的牵拉下一分为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基因1和基因2可在同一细胞中表达 | |
B. | ①、②过程的碱基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 | |
C. | ③、④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中碱基对的缺失 | |
D. | 白化病的成因是酪氨酸酶活性低导致黑色素不能合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陕西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六次适应性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家蚕是二倍体,雄蚕性染色体为ZZ,雌蚕性染色体为ZW。
(1)在家蚕的一对常染色体上有控制蚕茧颜色的黄色基因(A)与白色基因(a)。在另一对常染色体上有B、b基因,当基因B存在时会抑制黄色基因A的作用,从而使蚕茧为白色;而基因b不会抑制黄色基因A的作用。
①该两对基因遗传时遵循 定律,结黄茧蚕的基因型是 。
②基因型为AaBb的两个个体交配,子代出现结白色茧的概率是______。
③现有基因型不同的两个结白茧的蚕杂交,产生了足够多的子代,子代中结白茧的与结黄茧的比例是3:1。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组合可能是AABb×AaBb,还可能是 。
(2)家蚕中D、d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Z d 配子有活性,但个体基因纯合致死。 (能或不能)选择出某种基因组合,使后代只有雄性。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