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某一蛋白质由4条肽链组成,共含有109个肽键,假设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则此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NH2和-COOH个数及质量分数分别为(  )
A.105个,105个,10900B.4个,4个,8538
C.4个,4个,9338D.1个,1个,8538

分析 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1)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
(2)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的氨基数或羧基数,应该看肽链的条数,有几条肽链,则至少含有几个氨基或几个羧基.

解答 解:(1)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的氨基数或羧基数,应该看肽链的条数,有几条肽链,则至少含有几个氨基或几个羧基.该蛋白质由四条肽链组成,则其至少含有4个氨基和4个羧基;
(2)组成该蛋白质的质量分数=100×(109+4)-18×109=9338.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中的相关计算,要求考生识记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掌握该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能运用其延伸规律答题,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2013年初,我国部分地区陷入严重的雾霾和污染天气中,北京的空气污染指数PM2.5曾接近1000.据统计,北京近十年来肺癌患者增加了60%,引起肺癌的因素有多种,如大气污染、吸烟、免疫力降低等.
分析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 I:某学生研究小组用生理盐水制备香烟浸出液,进行“香烟生理盐水浸出液对大鼠体重影响”的研究.

(1)将生理状态相似的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天同一时间分别对小剂量组和中剂量组按每百克体重1.0ml灌胃不同浓度的香烟生理盐水浸出液,同时对照组按每百克体重1.0ml灌胃生理盐水_.结果如上图所示.由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香烟生理盐水浸出液对大鼠体重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剂量越高抑制作用越强.
(2)若进一步研究香烟生理盐水浸出液对大鼠身体健康的影响,还需对肝脏病理、肺部纤维增生程度进行检查,可通过细胞培养观察细胞,如果没有接触抑制可判断为癌变.
材料Ⅱ:研究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肺癌的治疗进行了大量研究,肺部细胞中的let-7基因表达减弱,癌基因RAS表达增强,会引发肺癌.研究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let-7基因导入肺癌细胞实现表达,发现肺癌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
该基因工程技术基本流程如图2所示,据图回答.
(3)形成重组载体时,需用同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同种限制酶)酶切割质粒(或载体)、含let-7基因的DNA片段.
(4)进行过程②时,需用胰蛋白酶酶处理贴附在培养皿壁上的细胞,以利于传代培养.
(5)研究发现,let-7基因能影响RAS基因的表达,其影响机理如图乙所示.从分子水平的角度分析,其作用机理是let-7基因通过转录形成miRNA,与RASmR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从而使核糖体无法以RASmRNA为模板完成RAS蛋白的合成.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图甲是高等动物(2N=4)细胞分裂的6个示意图;图乙表示人类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A~G中,属于有丝分裂分裂期的图象是BF,图G细胞的名称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
(2)对于高等动物而言多数情况下,不可能同时出现在同一个个体内的两个图象是AE.
(3)图乙中D~E发生的现象叫受精作用,这个过程的完成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
(4)减数分裂过程中,图乙中实现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时间段是AB,基因重组发生在图乙中的时间段是AB,E~F段表示的细胞分裂方式的意义是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5)请在丙坐标系中画出图乙A~D段DNA的变化曲线,并在横轴上标注A-D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不一定改变生物的表现型
B.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一般发生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
C.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不一定是二倍体
D.猫叫综合征和21三体综合征都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示意图,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该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它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元、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五部分组成的.
(2)1能够将感受的刺激转化成兴奋(或神经冲动)并沿神经纤维传导.
(3)缩手反射产生动作电位时,膜内外电势情况为内正外负.(选填“内正外负”或者“外正内负”或者“内外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有关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造血干细胞和血细胞均有细胞周期
B.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数量因为间期的复制而加倍,因后期着丝点的分裂而减半
C.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会出现赤道板和细胞板,两结构均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D.细胞有丝分裂中期至后期,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由2个变成1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1为高等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部分代谢示意图;图2为某植物在夏季晴朗一天,测定绿色植物对C02的吸收速率并绘制成的相应曲线.据图回答:

(1)图1中的物质甲是丙酮酸,该物质彻底氧化分解合成ATP最多的阶段进行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2)图2中A点进行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c点对应图1中02的扩散途径有dge
(用图中字母表示).影响F~G段光合速率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
(3)图1中的叶绿体产生一分子O2被同一细胞利用需至少穿过4层磷脂双分子层.
(4)图2中CE段下降的原因是中午气温高,植物蒸腾作用过强,部分气孔关闭,CO2吸收不足.
(5)若夏季晴朗某天,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突然增多,图2中的B点将左移(左、不、右);若夏季某天下午阴天,G点将左移(左、不、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冀州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二(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机磷农药中毒会导致肌肉处于痉挛状态(骨骼肌持续收缩),其原因可能是该农药抑制了

A.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B.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C.神经递质在神经元之间进行传递 D.结合于突触后膜受体上的神经递质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内环境稳态是动物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1)当人处于寒冷环境时,内脏神经支配的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导致产热增多,这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2)人感染流感病毒后经常出现发热症状,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了位于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使机体产热增加.部分免疫功能强的患者不经过治疗会自动痊愈,在此过程中感染病毒的细胞会由于细胞(填“体液”或“细胞”)免疫的作用而实现.
(3)水盐平衡调节中,能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的直接刺激是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研究发现某病毒的一种表面抗原与细胞膜上抗利尿激素受体结构非常相似,当人体感染该病毒后,肾小管上皮细胞与抗利尿激素的结合能力减弱(填“增强”或“减弱”),从而使机体无法维持水平衡,这种免疫系统疾病称之为自身免疫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