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用含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洋葱根尖,可以在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处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而在核糖体处则检测不到 | |
B. | 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一定不含18O,而尿液中有H218O | |
C. | 将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中的DNA都用32P标记,然后放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所得到的4个子细胞中不一定都含有32P | |
D. | 赫尔希和蔡斯用噬菌体去侵染分别用32P和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证明了DNA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
分析 本题综合考查放射性元素的应用.同位素示踪法是利用放射性元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微量分析方法,即把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添加到其他物质中去,让它们一起运动、迁移,再用放射性探测仪器进行追踪,就可知道放射性原子通过什么路径,运动到哪里了,是怎样分布的,用同位素置换后的物质,除同位素效应外,其化学性质通常没有发生变化,可参与同类的化学反应.
解答 解:A、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是合成DNA的原料,洋葱根尖细胞中的细胞核和线粒体含有DNA,因此在细胞核和线粒体处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核糖体是由蛋白质和RNA组成的,因此在核糖体处则检测不到放射性,但洋葱根尖不含叶绿体,A错误;
B、小白鼠吸入的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生成H218O,H218O又可以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呼出的二氧化碳会含有18O,同时H218O还可以经肾脏随尿排出,B错误;
C、将果蝇精原细胞中的DNA都用32P标记,然后放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由于DNA为半保留复制,故子代DNA中均含有32P,若进行减数分裂,DNA只进行一次复制,所得到的4个子细胞中每个DNA分子中都含有32P,故一定都含有32P,若进行有丝分裂,需进行两次有丝分裂,第二次有丝分裂时一半DNA含有32P,一半DNA不含有32P,故4个子细胞中不一定都含有32P,C正确;
D、赫尔希和蔡斯用32P和35S分别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证明了DNA是真正的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有氧呼吸的具体过程,DNA的半保留复制过程及场所,解答本题需要学生非常熟悉教材上应用到“同位素标记法”的经典实验,并能关注到选项中的一些细节,在合理推理的基础上作出选择.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赤霉素能够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能产生α-淀粉酶,从而降低酿酒成本 | |
B. | 赤霉素能够促进植株增高,所以给玉米和大豆幼苗喷施赤霉素能够增产 | |
C. | 赤霉素能够抑制种子萌发,所以储存的干种子中赤霉素的含量相对较高 | |
D. | 赤霉素能够促进果实成熟,在水果挂果后可以施用赤霉素提前收获水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甲中分泌型血型的遗传方式是X连锁显性遗传 | |
B. | 图甲中Ⅰ-2、Ⅱ-4、Ⅱ-5和Ⅲ-7一定都是杂合子 | |
C. | 图乙中Ⅱ-5与Ⅲ-10的染色体核型相同 | |
D. | 图乙中Ⅲ-9比Ⅱ-8的染色体数目少一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总有一部分A和B会自然死亡和被分解者利用 | |
B. | B、C摄入的能量总有一部分被排出 | |
C. | A、B和C生命活动的维持总要消耗能量 | |
D. | 照射到A上的太阳能不能被全部固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豌豆淀粉分支酶基因中插入一段外来DNA序列,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而无法合成正常淀粉分支酶,使豌豆种子皱缩 | |
B. | 白化病发病的根本原因是患者的黑色素基因突变 | |
C. | S型肺炎双球菌与R型肺炎双球菌的根本区别是S菌有荚膜基因 | |
D. | 细胞质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正交子代表现型与反交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单基因遗传病是指由两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 |
B. | 遗传病患者体内一定携带遗传病致病基因 | |
C. | 禁止近亲结婚不能降低子代中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 |
D. | 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可通过显微镜检査,而单基因遗传病不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乙烯主要在果实中合成,能促进果实发育 | |
B. | 生产中常使用赤霉素来抑制贮存的种子发芽 | |
C. | 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相同 | |
D. | 植物激素都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植物的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的生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