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实验材料.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1是某红眼短硬毛雌果蝇的一条X染色体及其上的部分基因的示意图,研究表明.在该果蝇体内,白眼基因不表达、短硬毛基因不是在所有细胞中都表达,原因分别是白眼基因为隐性基因、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或短硬毛基因是奢侈基因).
(2)与图1相比,图2中的染色体发生了,使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了改变.
(3)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红眼A、白眼a)位于X染色体,让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交配,在众多的子代个体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雌果蝇.经过研究发现,其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由此可知是亲代雌果蝇的生殖细胞在减数第一或二次分裂异常所致.
(4)已知控制果蝇长翅(V)和残翅(v)、灰身(B)和黑身(b)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为进一步探究这两对基因之间的位置关系,有人设计并进行了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
亲本组合F1测交测交子代
正交:F1(♂)×黑身残翅(♀)灰身长翅50%,黑身残翅50%
灰身长翅×黑身残翅灰身长翅反交:F1(♀)×黑身残翅(♂)灰身长翅42%,黑身残翅42%,灰身残翅8%,黑身长翅8%,
①请你根据上表,用竖线表示相关的染色体,黑点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点,并在位点旁标注基因,将正交实验中雄果蝇的基因型的图示画在右框中.
②反交实验中,F1雌果蝇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VB:Vb:vB:vb=42:8:8:42(或21:4:4:21).
③正交实验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与反交实验不同,说明在减数分裂过程中,F1雄果蝇没有发生交叉互换,F1雌果蝇发生了交叉互换.

分析 根据题意,已知该果蝇为红眼短硬毛雌果蝇,且一条X染色体上有白眼基因,因此该果蝇为杂合子,红眼基因为显性基因,白眼基因为隐性基因;短硬毛基因为奢侈基因,其表达存在组织特异性;与图1相比,图2中的染色体深红眼基因以上的片段发生了颠倒,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使该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了改变.
由正反交实验结果可知长翅(V)和残翅(v)、灰身(B)和黑身(b)这两对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它们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厌身(B)和长翅(V)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黑身(b)和残翅(v)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由正交实验子代的表现型和比例可知,F1(♂)只能产生2种类型的雄配子VB:vb=1:1.

解答 解:I.(1)已知该果蝇为红眼短硬毛雌果蝇,且一条X染色体上有白眼基因,因此该果蝇为杂合子,红眼基因为显性基因,白眼基因为隐性基因;短硬毛基因为奢侈基因,其表达存在组织特异性.
(2)与图1相比,图2中的染色体深红眼基因以上的片段发生了颠倒,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使该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了改变.
(3)由于亲本为白眼雌果蝇(XaXa)和红眼雄果蝇(XAY),则子代白眼雌果蝇(XaXaY)的两条X染色体均来自亲代雌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没有正常分离,或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X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正常分离,都有可能产生ⅪⅪ的卵细胞,与含Y的精子结合后形成基因型为XaXaY的白眼雌果蝇.
(4)由正反交实验结果可知长翅(V)和残翅(v)、灰身(B)和黑身(b)这两对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它们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厌身(B)和长翅(V)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黑身(b)和残翅(v)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由正交实验子代的表现型和比例可知,F1(♂)只能产生2种类型的雄配子VB:vb=1:1,因此其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没有发生交叉互换,而反交结果显示F1(♀)能产生4种类型的雌配子VB:Vb:vB:vb=42:8:8:42,这是因为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产生了基因型为Vb和vB的雌配子.
故答案为:
(1)白眼基因为隐性基因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或短硬毛基因是奢侈基因)
(2)片段的颠倒(或倒位)    排列顺序
(3)雌       一或二
(4)①      ②VB:Vb:vB:vb=42:8:8:42(或21:4:4:21)③在减数分裂过程中,F1雄果蝇没有发生交叉互换,F1雌果蝇发生了交叉互换

点评 本题考查考查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解题的关键是显隐性的判断,要求学生能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有人利用小球藻做了下列实验,开始时B、C瓶中小球藻数量相同,请回答:

(1)从结构上来说乳酸菌不同于其他两种生物,主要判断依据是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酵母菌氧气充足时快速繁殖,此时细胞呼吸的总反应式是C6H12O6+6H2O+6O2$\stackrel{酶}{→}$6CO2+12H2O+能量.
(3)将两个装置都同时放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下培养一段时间,B、C两瓶中小球藻密度较小的是C,原因为B瓶的小球藻能获得A瓶的酵母菌呼吸产生的CO2,C瓶所连接的D瓶不能提供二氧化碳.
(4)通常采用抽样检测法对A瓶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若在血细胞计数板上的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对样液适当稀释后再取样计数.
(5)将小球藻装在密闭容器中,始终保持适宜温度和光照.若发现C5的含量快速升高,则最可能的原因是CO2的浓度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实验室中将减毒处理后的蛇毒注射到小鼠体内,重复几次此过程后,再从这些小鼠的血液中获得“抗蛇毒血清”,用于治疗被毒蛇咬伤的患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减毒处理后的蛇毒进入小鼠体内,使其产生体液免疫
B.“抗蛇毒血清”中存在可以中和蛇毒的抗体
C.“抗蛇毒血清”刺激患者T细胞产生可以消灭蛇毒的淋巴因子
D.重复注射的目的是增加小鼠的免疫系统对蛇毒的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如图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家系图,图中一定为致病基因携带者的个体是(  )
A.Ⅰ-2B.Ⅱ-3C.Ⅱ-5D.Ⅲ-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图表示3种生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表示的生理过程的生理意义在于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提供能量
B.图2中若与受体蛋白结合的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那么靶器官是下丘脑
C.叶肉细胞与人体肝脏细胞都只具有图1中的膜结构
D.图中生物膜的功能不同,蛋白质不同是其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最近有研究发现,一种名叫AD-36的腺病毒是人体发胖的罪魁祸首,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被AD-36腺病毒感染后,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能发生“染色质→染色体→染色质”的变化
B.AD-36腺病毒只激活人体的T细胞,引起机体细胞免疫
C.正常情况下,被感染的体细胞能形成抗原MHC复合体移动到细胞的表面呈递出来
D.利用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能检测血清中是否含有相应病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TP释放能量往往与某些放能反应相关联
B.植物根尖细胞生成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C.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D.C3还原时所需ATP来自光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的实质是基因突变
B.高茎豌豆后代出现高茎和矮茎发生了基因重组
C.染色体之间发生的片段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D.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果蝇有一种缺刻翅的变异类型,这种变异是由染色体上某个基因缺失引起的,并且有纯合致死效应,已知在果蝇群体中不存在缺刻翅的雄性个体.用缺刻翅雌果蝇与正常翅雄果蝇杂交,然后让F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得F2.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缺刻翅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B.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F2中雌雄果蝇比例为3:4
D.F2雌性果蝇中正常翅占$\frac{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