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发现在沙漠中存在一种抗旱植物(该植物雌雄同株,细胞中有抗旱基因H)该植物通过细胞代谢,产生某些代谢产物,调节植物根部细胞的渗透压。
(1)研究发现:这种植物细胞存在与抗旱有关的物质主要是糖类,由此推测,该抗旱基因控制抗旱性状是通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的。
(2)现有某抗旱植物,基因型为Hh(h是旱敏基因),已知旱敏基因h是由抗旱基因H突变而来的;即H基因分子中可能发生_________________,从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使H基因变成了h基因。
(3)现有某抗旱植物(抗旱基因H、旱敏基因h,果实粒大由D基因控制、果粒小由d基因控制),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研究人员用一抗旱性粒大植株和某一植株甲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发现子代F1中出现4种类型,统计结果显示,抗旱:旱敏=1:1,粒大:粒小=3:1.则植株甲的基因型为_______。若选择子代F1中抗旱性粒大植株进行自由授粉,则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
(4)研究人员希望通过转基因技术将抗旱基因H导入到不抗旱的农作物细胞中去,培育抗旱农作物新品种。但是转基因植物可以通过花粉将抗旱基因H扩散到其他植物,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据此分析,为了降低此种风险,研究人员可以选择将目的基因(抗旱基因H)整合到______________(填写“细胞核基因组”或“线粒体基因型”),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周期的调控因素中错误的是
A. 环境因子:一定的离子辐射、化学物质作用和病毒感染
B. 调控细胞周期的内因包括与细胞周期有关的酶和抑制因子、生长素等各种激素
C. 环境因子:一定的温度变化和pH变化
D. 调控细胞周期的内因包括生长因子、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编码产物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联考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下有关哺乳动物体外受精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哺乳动物的体外受精主要包括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精子的采集和获能、受精几个阶段
B. 直接从活体动物卵巢中吸取采集的卵母细胞,需要在体外经人工培养至MⅡ中期
C. 对于牛羊等家禽的精子在体外进行获能处理时,一般用一定浓度的肝素或钙离子载体A23187溶液进行处理
D. 给实验动物注射促性腺激素,使其产生更多的精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重庆市万州区高三下学期“二诊”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科学家发现多数抗旱性农作物能通过细胞代谢,产生一种代谢产物,调节根部细胞液的渗透压,此代谢产物在叶肉细胞和茎部细胞中却很难找到。请回答下列问题:
(l)这种代谢产物在茎部和叶肉细胞中很难找到,而在根部细胞中却能找到,究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
(2)现有某抗旱农作物,体细胞内有一个抗旱基因(R),其等位基因为r(旱敏基因)。
研究发现R、r的部分核苷酸序列如下:
抗旱基因(R):ATAAGCAAGACATTA 旱敏基因(r):ATAAGCATGACATTA
①据此分析,抗旱基因突变为旱敏基因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
②研究得知与抗旱有关的代谢产物主要是糖类,则该抗旱基因控制抗旱的方式是_______。
(3)己知抗旱性(R)对旱敏性(r)为显性,多颗粒(D)对少颗粒(d)为显性,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常染色体上。纯合的旱敏性多颗粒植株与纯合的抗旱性少颗粒植株杂交,F1自交,F2抗旱性多颗粒植株中双杂合子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若拔除F2中所有的旱敏性植株后,剩余植株相互杂交,F3中旱敏性植株的比例是____________。
(4)请利用抗旱性少颗粒(Rrdd)和旱敏性多颗粒(rrDd)两植物品种作试验材料.
设计一个快速育种方案,使后代个体全部都是抗旱性多颗粒杂交种(RrDd),用文字简要说明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重庆市万州区高三下学期“二诊”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群落的丰富度与群落中的种群密度呈正相关
B. 在食物十分充足的条件下,社鼠的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C. 初生演替过程中,种间竞争可能会导致原有优势种的更替
D. 生态系统中的碳在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只能以CO2的形式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南省岳阳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1是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两个时期的示意图。图2是该生物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细胞类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1中甲细胞姐妹染色单体分开,乙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
B. 图1中甲细胞有4个染色体组,乙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
C. 图1中乙细胞的子细胞对应图2中的细胞类型有c、d、e
D. 图2中若b、c、d和e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那么四者出现的先后顺序为b、d、c、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山东省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模拟(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纯合的棕色环纹个体与纯合的黑色非环纹个体杂交,F1皆为野生型(黑色环纹),F2中出现了一种新性状——咖啡色。设小鼠的环纹受等位基因Aa控制,小鼠的毛色受等位基因Ff控制,若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
F2代中新性状咖啡色的基因型是_________,若用咖啡色个体与F1杂交得到的表现型的比例为 ____________
亲本棕色环纹个体与F1野生型个体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何?画出其遗传图解。
____________
白化小鼠(纯白毛)是由另一对等位基因Ww的隐性纯合突变导致的,Ww等位基因与前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在有一个纯合白化品种与纯合野生型个体杂交,得到的F1,F1雌雄交配,F2代得到野生型、非环纹、棕色环纹、咖啡色和白化个体。则F2代表现型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培育高品质小麦的几种方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过程可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快速获得纯合子
B. b过程需要进行不断自交来提高纯合子的比例
C. YYyyRRrr通过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植株为二倍体
D. 图中的育种方法有单倍体育种、杂交育种和多倍体育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4月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加试题】(10 分)欲研究药物乙对海拉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请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与用具,以海拉细胞的细胞数变化为测定指标,完善实验分组设计和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与讨论。 材料与用具:海拉细胞悬液,药物甲溶液(对细胞增殖有影响),药物乙溶液,培养液、培养瓶,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等。
(要求与说明:细胞计数的具体操作过程不做要求,不考虑加入溶液对体积的影响,实验条件适宜)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分组设计:
A 组:海拉细胞悬液+培养液 B 组:海拉细胞悬液+培养液+药物甲溶液
C 组:海拉细胞悬液+培养液+药物甲溶液,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________。
(2)完善实验思路:
①________。
(3)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以坐标曲线图形表示实验结果,并标出加入药物的时间):
(4)分析与讨论:
药物甲的作用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