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突变型的雌果蝇与一只野生型雄果蝇交配后,产生的F1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2:1,且雌雄个体之比也为2:1,这个结果从遗传学角度可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A.该突变基因为X染色体显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雌配子致死
B.该突变基因为X染色体显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雄性个体致死
C.该突变基因为X染色体隐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雄性个体致死
D.X染色体片段发生缺失可导致突变型,且缺失会导致雄配子致死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天水一中高二理上第二阶段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学方法是生物学研究的精髓之一.下列生物学研究所选择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样方法研究鼠等动物的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
B.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动物的丰富度时,应防止标志物脱落
C.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应统计方格内和四边上的菌体
D.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可以用目测估计法统计各种群的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吉林松原市高一上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若图中①为某种多聚体的单体,则①最可能是氨基酸
B. 若②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②是脂肪
C. 若③为多聚体,且能贮存生物的遗传信息,则③是DNA
D. 若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④最可能是糖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11.20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受独立遗传且完全显性的三对基因(用Dd、Ii、Rr表示)控制。研究发现,体细胞中r基因数多于R时,R基因的表达减弱而形成粉红花突变。基因控制花色色素合成的途径、粉红花突变体体细胞中基因与染色体的组成(其他基因数量与染色体均正常)如图所示。
(1)正常情况下,甲图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种。某正常红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了两种表现型,子代中表现型的比例为 。
(2)突变体①、②、③的花色相同,这说明花色素的合成量与体细胞内 有关。
(3)基因型为iiDdRr的花芽中,出现基因型为iiDdr的一部分细胞,其发育形成的花呈 色,该变异是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 的结果。基因型为iiDdr的突变体自交所形成的部分受精卵不能发育,其根本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11.20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男子表现型正常,但其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图甲,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图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B.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
C.如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8种
D.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能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11.20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DNA分子含有腺嘌呤200个,该DNA复制数次后,消耗了周围环境中3000个含腺嘌呤的脱氧核苷酸,则该DNA分子已经复制了多少次?
A.3次 B.4次 C.5次 D.6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11.20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培养人食管癌细胞的实验中,加入青蒿琥脂(Art),随着其浓度升高,凋亡蛋白Q表达量增多,癌细胞凋亡率升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为初步了解Art对癌细胞的影响,可用显微镜观察癌细胞的形态变化
B.在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Art,可确定Art能否进入细胞
C.为检测Art对凋亡蛋白Q表达的影响,须设罝不含Art的对照实验
D.用凋亡蛋白Q饲喂患癌鼠,可确定该蛋白能否在动物体内诱导癌细胞凋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吉林省高一9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3个核酸分子,经分析共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4条核苷酸链,则这3个分子最可能是
A. 1个DNA和2个RNA B. 2个DNA和1个RNA
C. 3个DNA D. 3个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11.6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面为人体中肌细胞、未成熟红细胞和神经细胞产生过程的模式图,据图推断关于这三类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的遗传信息相同
B.含有的mRNA完全相同
C.含有的蛋白质种类完全不相同
D.形成的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丢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