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为人体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Ⅰ~Ⅳ代表细胞的生命现象,细胞1具有水分减少、代谢减慢的特征,细胞2在适宜条件下可以无限增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成体干细胞经过Ⅰ过程形成浆细胞等,不能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B.Ⅰ~Ⅲ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的是Ⅰ过程和Ⅱ过程

C.效应T细胞经过Ⅳ过程使细胞1和细胞2凋亡,属于体液免疫

D.细胞2与正常肝细胞相比,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黏着性下降

【答案】C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细胞1为衰老细胞,细胞2为癌细胞,为细胞分化,为细胞衰老,为细胞癌变,为细胞凋亡。

A、全能性是指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故成体干细胞经过过程形成浆细胞等,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A正确;

B、分化和衰老的细胞内遗传物质均未发生改变,癌细胞内遗传物质改变,B正确;

C、效应T细胞经过过程使细胞1和细胞2凋亡,属于细胞免疫,C错误;

D、癌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黏着性下降,D正确。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种药物A由于某种原因随着污水进入某大型水库,导致连续爆发“水华”。为防治“水华”,在控制上游污染源的同时,研究人员依据生态学原理尝试在水库中投放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的鲢鱼和鳙鱼,对该水库生态系统进行修复。下图1表示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图2是投放鲢鱼和鳙鱼前后几种鱼的生物积累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库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____________。若含药物A的污水大量流入该湖泊,使某些藻类种群大暴发,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会导致鱼类大量死亡,进一步导致水体恶化,这是一种____________调节作用。

2)为确定鲢、鳙的投放量,应根据食物网中的营养级,调查投放区鲢、鳙的____________的生物积累量(在本题中指单位面积中生物的总量,以表示);为保证鲢、鳙的成活率,还应捕杀鲢、鳙的____________

3)藻类吸收利用水体中的NP元素,浮游动物以藻类为食,银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由图可知,将鲢、鳙鱼苗以一定比例投放到该水库后,造成银鱼生物积累量明显下降,引起该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投放鲢、鳙这一方法是通过人为干预,调整了该生态系统食物网中____________,从而达到既提高经济效益又改善了水质的目的,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有关图甲、图乙、图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乙的根细胞无叶绿体而图甲细胞有

B.图乙显示了根具有向地性,茎具有背地性,这是生长素具有两重性的体现

C.图丙细胞也含有人体血红蛋白基因

D.图甲细胞含有 4 种碱基,图丙细胞含有 8 种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见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本实验中,因变量是生根数和根长度

B. 图中实验结果体现了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插条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 浓度X、Y、Z之间的大小关系可能为Y<X<Z

D. 将浓度Z溶液稀释后,重复上述实验,其作用效果不可能好于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1为人体血糖浓度发生变化和受寒冷刺激后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AD表示激素。图2为人体激素的两种作用机制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受到寒冷刺激时,皮肤中的_______兴奋,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同时激素_______(填字母)分泌量增多,机体代谢活动增强增加产热,此过程的调节方式为_____。激素B靶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

2 饮水不足、机体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会导致内环境的____________,下丘脑合成和分泌的相关激素增多,从而使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能力增强,尿量减少。该激素只能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细胞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2可知,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具有_______功能。血糖浓度降低时,促进胰岛内的_______细胞合成和分泌激素D,通过图2中的机制_____促进肝细胞内_____,从而升高血糖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为构建重组质粒过程中的三种备选质粒,其中Ap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c为四环素抗性基因。图乙为培育转AFPs基因(抗冻基因)番茄的示意图,外源DNA和质粒上均标出了酶切位点及相关抗性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通常选用质粒C构建重组质粒,而不选用质粒A或质粒B,其中不用质粒A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乙分析,若需使用插入灭活法筛选并鉴定重组质粒,应优先选用限制酶_____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

3)从cDNA文库中获得的目的基因______(填“含有”或“不含有”)启动子和终止子。

4)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过程中常把两个启动子串联在一起形成双启动子,加在目的基因上游。双启动子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乙农杆菌中的质粒应含有______,其作用是携带目的基因进入番茄细胞并整合到番茄细胞的染色体DNA。从分子水平检测AFPs基因是否成功表达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若要获得抗冻能力更强的抗冻番茄,可以对AFPs基因进行改造,最终得到相应的蛋白质,该过程需用到______工程。

6)为使改造后的AFPs基因能够表达,人工设计质粒D并对它的多个酶切位点进行研究。若用HindⅢ酶或KpnⅠ酶单独切割质粒D,均获得一条长链,若用HindⅢ酶和EcoRⅠ酶同时切割,则获得2500bp12666bp片段,若用KpnⅠ酶和EcoRⅠ酶同时切割,则获得2250bp13166bp片段。若以HindⅢ酶切割位点为计算起点,则KpnⅠ酶切割位点与HindⅢ酶切割位点最短长度为_______EcoRⅠ酶的两个切割位点与HindⅢ切割位点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所示反射为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B端烫碗而不缩手说明低级中枢受到了高级中枢的控制

C在②所在的神经元上能够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换

D刺激④处所引起的该部位膜外电位的变化是由负变成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土壤中含有能将难溶性磷酸盐转变成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可溶性磷的优良解磷菌株Q。下图1表示制备固体培养基过程中的某操作,图2是科研人员从土壤中分离出菌株Q的部分过程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操作称为__________________,待平板冷凝后__________,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__

2)图2所示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3个平板上分别接入01 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菌落数分别是384240,则1 g土壤中的活菌数约为__________________个。

3)图是某同学利用不同于图2方法分离菌株Q的示意图。下列对其操作及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有_______

a.操作前用无水乙醇对双手进行消毒处理

b.划线时沾有菌种的接种环不能插入培养基中

c.只有在⑤区域中才能得到所需菌落

d.整个过程需要对接种环进行6次灼烧

4)固体培养基中难溶性磷酸盐在菌株Q的作用下溶解,会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如下图所示),透明圈直径(D)与菌落直径(d)的比值(D/d)代表微生物溶解难溶磷酸盐的能力大小。下表是初步筛选出的三种优良解磷菌株。

菌株

透明圈直径(D)

菌落直径(d)

M—3—01

188

123

B3—5—6

207

80

T—4—01

91

65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溶解难溶性磷酸盐能力最强的菌株是______________。该菌种分离纯化后,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进行长期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甲是稀释涂布平板法中的部分操作,乙是平板划线法的操作结果。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甲中涂布前要将涂布器灼烧,冷却后才能涂菌液

B. 甲、乙操作中只有甲可以用于微生物的计数

C. 乙中接种环需要灼烧5次

D. 乙中的连续划线的起点是上一次划线的末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