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细菌产生的可遗传变异一般只能来自基因突变 |
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 |
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而导致子代性状分离 |
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加倍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生物类群、物种数和生物量 | 调查结果 | ||
2007年(养殖前) | 2010年(养殖后) | ||
水生高等植物 | 物种数 | 13 | 5 |
生物量(湿重kg/1000m2) | 560 | 20 | |
浮游藻 | 物种数 | 11 | 20 |
生物量(干重g/m3) | 2 | 10 | |
鱼类 | 物种数 | 15 | 8 |
生物量(湿重kg/1000m2) | 30 | 750 | |
虾、贝等小型动物 | 物种数 | 25 | 8 |
生物量(湿重kg/1000m2) | 55 | 1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
B、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
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
D、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DNA复制过程中 |
B、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 |
C、基因突变在自然条件下发生频率高 |
D、基因突变的方向是不确定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
A | A1 | A3 | A5 | ||
B | B2 | B3 | B4 | ||
C | C1 | C2 | C3 | ||
D | D1 | D2 | D3 | D5 |
A、D种群分布最广 |
B、A1、A3、A5不存在生殖隔离 |
C、区域四生物多样性可能较低 |
D、在区域三取样方可调查4种动物的种群密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可能离心速度较慢,时间较短,部分被T2噬菌体侵染的大肠杆菌存在于上清液 |
B、可能部分大肠杆菌已裂解 |
C、可能有部分未侵染大肠杆菌的T2噬菌体存在于上清液 |
D、可能离心速度太快,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的32P标记的T2噬菌体外壳进入上清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