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教材中的实验要观察的对象或目的及对应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D
【解析】
试题分析:检测花生子叶中的脂肪,切片、制片,用苏丹Ⅲ染色,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豆浆常用作检测蛋白质的材料,A项错误;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用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使染色体着色,吡罗红能使RNA着色,B项错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用32P或35S标记噬菌体,并用此侵染未标记的细菌,C项错误;如果植物细胞可以进行质壁分离及复原,则表明该细胞是活细胞,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教材中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下表列出了教材中部分实验的材料、实验条件和观察内容,请回答有关问题。
(1)A组实验中50%酒精的作用是 。
(2)B组实验中,如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操作很规范,但得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均非常淡,可能的原因除了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干燥处理外,最可能的原因还有 。
(3)在做C组实验时,应选择图甲 (填编号)处细胞为材料。某同学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乙图所示图像,若要在高倍镜下看清视野中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向 移动。此视野中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过少,可能的原因有 。
①视野选择不合适 ②取材时间不合适
③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 ④解离时间不合适
(4)研究洋葱根尖处于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mRNA的含量变化,获得
如丙图所示曲线,在a和c两时期, 催化mRNA分子合成,在e时期,最活跃
的细胞器是 。丁图①一②、②一③表示的生理变化过程分别发生在
有丝分裂的 时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