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为研究不同光照强度下水稻的光合作用,某实验室将水稻幼苗固定于无底反应瓶中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图一所示.

实验步骤:
①调节天平平衡;
②用100W的灯泡作为光源.先将灯泡置于距装置20厘米处,15分钟后观察并记录指针偏转方向和格数.
③加大灯泡与装置间距离,过15分钟再观察记录;
④连续重复步骤③.
实验结果绘制如图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通过改变灯泡与装置间的距离进行调控.
(2)请据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①B点与A点比较,光合强度较大的是A点,指针偏转的方向右.
②C点表示的是光合作用等于 呼吸作用(填写小于、等于或大于).
③CD段形成的原因是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与C点相比较,D点指针向左偏转.
(3)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需要外界的能量供应,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物质和能量转变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从能量输入水稻叶肉细胞到能被生命活动所直接利用,其能量转移的具体途径是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4)实验装置一如此设计,依据的原理是该装置中水稻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可使浮力增大,使天平指针发生偏转.

分析 本实验的实验原理为:该装置中水稻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可使浮力增大,使天平指针发生偏转.
从实验设置可以看出,B装置中放的是死的水稻苗,不能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因此可作为空白对照.
A瓶中水稻苗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由于装置中有二氧化碳缓冲液,因此气体量的变化表示的是氧气的变化量.此时需考虑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问题: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解答 解:(1)研究不同光照强度下水稻的光合作用,所以实验变量应为光照强度,可以通过改变灯泡与装置间的距离进行调节.
(2)①题中看出,灯泡距离不断增大,因此光合作用逐渐减弱.并且B点指针偏转的幅度减小,说明光合作用减慢,因此是A点时植物光合作用强,由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植物释放氧气,浮力增大,指针右偏.
②C点之后指针开始回偏,说明C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因为C点之后呼吸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即有机物出现负增长.因此C点比D点积累有机物多.
③图中C代弄最偏右,表示光合作用积累的氧气最多.CD段表示天平指针开始回偏,说明此时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B点光合大于呼吸,指针右偏,D点与B点相比指针开始回偏,即偏左.因为总体光合产生的氧气为正值,指针仍在平衡点右侧.
(3)从能量输入水稻叶肉细胞到能被生命活动所直接利用,需要经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而在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又会转变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和热能.
(4)分析实验装置可知,实验依据的原理是装置中水稻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可使浮力增大,使天平指针发生偏转.
故答案为:
(1)改变灯泡与装置间的距离
(2)①A   右   
②等于 
③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  左 
(3)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4)该装置中水稻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可使浮力增大,使天平指针发生偏转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有关知识,设置的情景较新颖,干扰项较多,需要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生物问题,所以能够较好地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所示为某细胞内的生理过程,回答相关问题.
(1)从图示信息表明,这是发生在原核(填“原核”或“真核”)细胞内,此生理过程是基因表达.
(2)图中与DNA分子ACTAG片断所对应的mRNA上的碱基序列是UGAUC,核糖体上发生碱基配对的方式有A-U、C-G.
(3)在细胞质中,通过核糖体合成出大量的肽链,根据图示信息,说出其原因一条mRNA上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进行翻译,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湖北省高二春季期中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给健康动物注射一定剂量的甲状腺激素,不会引起( )

A.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量增加

B.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量减少

C.神经系统兴奋性和细胞呼吸增强

D.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量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关于激素和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有机物B.都在发挥作用后被灭活
C.都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D.都可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死亡率极高.如图表示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HIV浓度和人体内主要的免疫细胞--T细胞的数量变化过程.描述不正确的是(  )
A.HIV最初侵入人体的时期(A阶段)HIV浓度下降的原因是病毒适应环境,不进行增殖
B.感染后的B阶段,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是T细胞被破坏,数量减少,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力均下降,各种感染机会增加
C.HIV侵入人体后,其表面的衣壳可以作为引起免疫反应的抗原
D.由图可知艾滋病患者如不进行治疗,大约能生存9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对大鼠切除垂体和胰腺,随后进行单独使用生长激素、胰岛素以及同时使用两种激素的实验,观察大鼠的生长情况,结果如图所示.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前切除胰腺和垂体是为了排除体内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对动物生长的干扰
B.器官切除、三次注射之间不应有时间间隔
C.器官切除前与每次激素使用后的大鼠生长情况可以构成相互对照
D.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激素同时使用对大鼠生长具有相互增强效应的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高温灭菌和酒精灭菌分别利用蛋白质的何种作用,作用结果是什么被破坏所致(  )
A.变性、变性;空间结构B.分解、变性;化学结构
C.变性、变性;平面结构D.分解、分解;空间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下图图1为湖泊中某藻类种群增长倍数λ(该种群现在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图2为该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式图[单位:J/(m2•d)].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该生态系统中绿头鸭的种群密度,应该采用标志重捕法,为了保证调查结果有效性    和真实性,这种调查方法需满足的前提条件包括ABCD.
A.两次捕获的间隔时间足够长     B.排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干扰
C.排除迁入和迁出的干扰      D.标志方法及标志物对动物无伤害
(2)图l中种群在7、8月之间呈J增长.其中个体在空间上的分层现象,不能(填能或不能)体现群落的空间结构.
(3)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该生态系统中第二、三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1.8%(保留一位小数).在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不变的情况下,若草食动物的部分能量直接流入到终极消费者中,则该生态系统对终极消费者的容纳量将增加,原因是终极消费者的营养级降低,其获得的能量增多(或者食物链缩短,能量流动过程中损失减少,终极消费者获得的能量增多)
(4)尽管一些生活污水流进了湖泊,但湖水依然清澈如初,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稳定性.
(5)除了能量流动,该湖泊生态系统能够独立完成的功能还有信息传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洋葱是中学生物学实验常用材料之一,如图为用洋葱进行实验的部分步骤及某同学在实验中绘制的有丝分裂各时期的模式图.(注:只画出洋葱细胞中部分染色体):

(1)图中①表示提取洋葱叶片(提示:与新鲜菠菜叶片中的色素种类和含量相同)内色素时的研磨步骤,研钵中除了加无水乙醇外,还需加入的化学试剂有二氧化硅、碳酸钙; 图中②表示同学们制备的符合要求的滤纸条及画出的标准滤液细线,甲同学将该滤纸条放入层析液一段时间后,滤纸条上没有出现色素带,用同一层析液做实验的乙同学的滤纸条上色素却分带明显,甲同学实验失败的原因最可能是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乙同学的滤纸条上色素带呈蓝绿色的色素名称是叶绿素a.
(2)图中由③~④的主要实验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⑤表示在低倍镜下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时的一个视野,若要在高倍镜下清晰观察到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应将装片向右上方向移动,使符合要求的细胞位于视野中央,此细胞内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目之比为1:2:2.请按照在细胞周期中出现的时间先后,写出分裂期的细胞进行分裂的顺序A→D→C→B(填字母).
(3)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用0.3g/mL蔗糖溶液(加一些红墨水)处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表皮细胞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部位呈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