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培养人的胰岛B细胞可获得大量的胰岛素 | |
B. | 原代培养到传代培养时需要用酶处理 | |
C. | 培养液中需要通入5%的CO2 | |
D. | 可以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止杂菌污染 |
分析 1、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取动物组织块→剪碎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中(原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用酶分散为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传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
2、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
(1)无菌、无毒的环境:①消毒、灭菌;②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③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废物.
(2)营养物质: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
(3)温度和PH.
(4)气体环境:95%空气(细胞代谢必需的)和5%的CO2(维持培养液的PH).
解答 解:A、胰岛B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有细胞分裂的能力,不能用于动物细胞培养,A错误;
B、原代培养到传代培养时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制成细胞悬液,B正确;
C、培养液中需要通入5%的CO2,维持培养液的PH,C正确;
D、可以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止杂菌污染,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动物细胞培养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和条件,相关内容只需考生识记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清远市高一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能正确说明酶具有专一性是( )
A.酶只能由活细胞合成
B.酶只能在生物体内发挥催化作用
C.酶只能在特定的温度范围有生物活性
D.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揭阳市高一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脂质中的磷脂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B.维生素D和性激素不属于固醇类物质
C.脂肪比相同质量的多糖彻底氧化产能少
D.脂质在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福建长泰第二中学高三下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B、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A、a表示)。现有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子代中雌、雄蝇表现型比例如下图所示。
(1)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判断的主要依据是,若让子一代中灰身雄蝇与黑身雌蝇杂交,后代中黑身果蝇所占比例为 。
(2)实验室只有从自然界捕获的、有繁殖能力的直毛雌、雄果蝇各一只和非直毛雌、雄果蝇各一只,请你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隐性性状。
方法: 。
若子代雌蝇不表现母亲性状,则亲本雄蝇性状为 。
若子代雌蝇表现出母亲性状,则亲本雄蝇性状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生物膜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水平 | |
B. | 细胞膜、叶绿体的内膜与外膜、内质网膜与小肠黏膜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 |
C. | 所有的酶都在生物膜上,没有生物膜生物就无法进行各种代谢活动 | |
D. | 不同细胞结构的生物膜在组成成分和结构上是一样的,生物膜之间可以相互转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催化①过程的酶是RNA聚合酶 | |
B. | ④过程发生的变化是引物与单链DNA结合 | |
C. | 催化②⑤过程的酶都是DNA聚合酶,都能耐高温 | |
D. | RNA单链中C与U之和占该链碱基含量一定是5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数学模型 | |
B. | 研究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常用差速离心法将细胞器分离出来 | |
C. | 用台盼蓝染色,死亡的细胞被染成蓝色,活细胞不着色 | |
D. | 通常可以用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观察叶绿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b和c的碱基序列可以互补 | |
B. | a和c的碱基序列可以互补 | |
C. | a中$\frac{(A+T)}{(G+C)}$的比值与b中$\frac{(A+T)}{(G+C)}$的比值相同 | |
D. | a中$\frac{(A+T)}{(G+C)}$的比值与d中$\frac{(A+T)}{(G+C)}$的比值一般不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