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甲为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图乙、图丙为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
(1)甲图字母A~E代表反射弧的各部分,其中B表示________,D表示________。
(2)乙表示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在此结构中信号传递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乙图③中液体叫做________,可从[⑤]________中释放到③中的物质是________,此释放过程的方式是________。
(4)丙图中兴奋的传递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
(5)[④]的名称是________。为神经兴奋的传导提供能量的细胞器。甲图中缩手反射时,兴奋不能由C传到B的原因是________。
(6)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的细胞产生________,使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发生变化。
(7)在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该处细胞膜膜________(填内或外)为负电位。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嵊泗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10分)下图甲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图乙是甲图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e处兴奋时的电位为 。
(2)当人体发生反射时,兴奋从A到B是以 形式传
递的,用图中字母和箭头写出整个反射过程中兴奋的传导途径 。
(3)图乙是图甲中 处(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甲中这样的
结构有 个。
(4)图乙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 或 的膜。
(5)写出图乙所示结构的各组成部分名称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广东东莞石竹附属学校高二12月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6分)图甲表示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乙表示两个神经元连接处的部分结构。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一个完整的反射弧,除了图甲所示结构以外,还包括 、 。
(2)假设图甲C处连接一块受到刺激可以收缩的肌肉,并在图示处剪断传出神经,刺激A端肌肉 (能、不能)收缩;刺激B端肌肉 (能、不能)收缩。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出现收缩活动,该活动 (能、不能)称为反射活动,主要原因是 (2分)。
(3)反射活动总是从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到效应器产生反应结束,这种单向传递的特点是由 决定的,该结构由图乙中的[ ] 、 [ ] 、 [ ] 三部分构成。
(4)当兴奋传导到图乙中①处时,兴奋部位膜电位为 (2分)。
(5)乙酰胆碱(ACh)是一种兴奋型神经递质,是由图乙中[ ] 释放的,当兴奋传到传出神经末梢时,ACh与 ACh受体结合,引起肌肉收缩,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ACh立即被分解。若某种药物可以阻止ACh的分解,则会导致 (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甲(左边的图示)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图乙(右边的图示)是甲图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e处兴奋时的电位为 。
(2)当人体发生反射时,兴奋从A到B是以 形式传导的,用字母写出整个反射过程中兴奋的传导途径 。
(3)图乙是图甲中 (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甲中这样的结构至少有 个。
(4)图乙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 或 的膜。
(5)写出乙图的各部分结构名称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图甲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A、B、C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①、②为微电流计,X、Y为有关结构,图甲中的①、②微电流计两电极位置如图乙所示。据图回答:
(1)甲图中Y表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______。
(2)在C位点给予适宜的电刺激,产生的兴奋传到效应器引起的应答反应____(属于/不属于)反射。
(3)在静息状态下能测量到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是微电流计______。
(4)在C位点给予适宜的电刺激,①、②微电流计中______微电流计能检测到电位变化;在A位点给予适宜的电刺激,①、②微电流计中______微电流计能检测到电位变化。
(5)在微电流计①两电极的中点B点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微电流计①指针____(偏转/不偏转),微电流计②的指针______(偏转/不偏转),效应器______(会/不会)发生应答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甲为反射弧的模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某部分结构的化学信号传递过程。请据图回答:
(1)乙图所示结构为甲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在此结构中兴奋的传递是________的。
(2)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经过________(细胞器)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后者再与________融合,从而使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
(3)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的反应。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理论上推测,神经细胞之间“信号传导”机理的阐明为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前景,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