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6.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  )
A.某DNA分子的一条链中$\frac{A+T}{G+C}$=0.4,其互补链$\frac{A+T}{G+C}$中的比值应为2.5
B.某生物的双链DNA分子共有含氮碱基77对,其中一条链上$\frac{A+T}{G+C}$=2.5,若DNA分子连续复制3次,问第3次复制共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220
C.DNA分子复制需要的基本条件是模板、4种核苷酸、能量和酶等
D.水稻的糯性和非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让两株非糯性水稻杂交,子代性状比例为非糯性:糯性=3:1,则子代的非糯性中,能稳定遗传的水稻占$\frac{2}{3}$

分析 1、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
(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与(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
(3)DNA分子一条链中(A+G)与(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等于1;
(4)÷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3、已知DNA分子中的某种脱氧核苷酸数,求复制过程中需要的游离脱氧核苷酸数:
(1)设一个DNA分子中有某核苷酸m个,则该DNA复制n次,需要该游离的该核苷酸数目为(2 n-1)×m个.
(2)设一个DNA分子中有某核苷酸m个,则该DNA完成第n次复制,需游离的该核苷酸数目为2n-1×m个.

解答 解:A、某DNA分子的一条链中$\frac{A+T}{G+C}$=0.4,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其互补链$\frac{A+T}{G+C}$中的比值也应该是0.4,A错误;
B、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A+T):(C+G)=2.5,则(A+T):(A+A+G+C)=5:7,双链DNA分子中该比值也是5:7,所以双链DNA中A+T的数目是77×2×$\frac{5}{7}$=110,A=T=55;该DNA分子连续复制2次,产生4个DNA,连续复制3次,产生8个DNA,说明第3次复制产生了4个DNA,共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4×55=220,B正确;
C、DNA分子复制需要的基本条件是模板、4种脱氧核苷酸、能量和酶等,C错误;
D、水稻的糯性和非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A、a表示),让两株非糯性水稻杂交,子代性状比例为非糯性:糯性=3:1,说明非糯性为显性性状,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则子代的非糯性(1AA、2Aa)中,能稳定遗传的水稻占$\frac{1}{3}$,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DNA分子的结构特点、DNA分子的复制、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掌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内容及应用;识记DNA分子复制的条件及特点,掌握半保留复制过程中的相关计算;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湖州市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是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表示 ,⑥表示

(2)该化合物的名称是 ,④的名称是 ,R基的代号是

(3)形成该化合物的生物化学反应叫做 ,在这个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 . 该物质水解后的产物有 种.

(4)组成这类化合物的基本单位的结构通式是

(5)如果上述肽链原长度不变,组成它的基本单位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改变其中的 ,也可改变该肽链的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有关试管动物培育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输卵管冲取的卵细胞一般可以直接和精子受精
B.精子的获能溶液模拟的是雌性动物的子宫环境
C.受精卵发育成原肠胚的整个阶段都在体外进行
D.早期胚胎培养时要加入一定量的蔗糖以提供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是某DNA分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结构的中文名称:①胞嘧啶,⑦脱氧核糖⑧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⑨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
(2)图中DNA片段中碱基对有4对,该DNA分子应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
(3)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4)若该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其中腺嘌呤有m个,则该DNA分子复制4次,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15($\frac{a}{2}$-m)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蛋白质工程的基本流程是(  )
①蛋白质分子结构设计  ②DNA合成
③预期蛋白质功能  ④据核苷酸序列推出脱氧核苷酸序列.
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C.③①④②D.③④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研究发现rep蛋白可以将DNA双链解旋,结合蛋白可以和解旋的DNA单链结合,并随着子链的延伸而与DNA单链分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rep蛋白能使A与T、C与G之间的氢键断裂
B.低温处理DNA分子也可以使DNA双链解旋
C.DNA复制具有边解旋边复制和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D.结合蛋白与DNA单链结合不利于DNA新链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关于减数分裂的描述,下面哪一种是正确的(  )
A.第一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
B.第一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
C.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
D.第二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在外界干扰作用下自身结构与功能不受损害的能力叫做恢复力稳定性
B.在一块草原生态系统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过度放牧会降低草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D.一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其恢复力稳定性也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结合探索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肺炎双球菌属于原核(原核/真核)生物.
(2)艾弗里及其同事进行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该实验成功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分离并提纯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单独研究它们各自的功能.
(3)上述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4)后来,赫尔希和蔡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进一步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实验包括4个步骤:
①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
②用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
③放射性检测;
④离心分离.
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②①④③(用数字表示).
(5)用被32S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物质主要存在于上清液(上清液、沉淀物)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