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所示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等位基因的图解,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该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B.基因A与a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C.基因B与b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D.基因A与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研人员以大鼠神经元为材料,研究细胞外ATP对突触传递的作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Glu是大鼠神经元的一种神经递质,科研人员分别用Glu受体抑制剂、ATP处理离体培养的大鼠神经元,检测突触后膜电位变化,结果如图1所示。实验结果表明,ATP对突触传递产生 作用。科研人员用Glu和Glu+ATP分别处理突触后神经元,检测发现两组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无差异。由此推测ATP对突触 (结构)没有直接的作用。
(2)科研人员给予突触前神经元细胞一个电刺激时,能够引起细胞膜上Ca2+通道的开放,Ca2+流入细胞,使 与 融合,递质释放。由图2所示实验结果分析,ATP能够 。
(3)综合上述结果推测,ATP对神经元之间信号传递的作用是 。
(4)肌肉的运动是受传出神经支配的。传出神经末梢与肌肉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为“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以 的形式传至传出神经末梢,引起末梢释放神经递质胆碱(Ach)。Ach经 (方式)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肌肉细胞膜上的 结合,从而引起骨骼肌收缩。而Ach作用于心肌细胞,则会引起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跳减慢。Ach作用于以上两种细胞后结果不同,可能是因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尼古丁是香烟的主要成分之一,研究表明尼古丁会增加人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效力。现根据血糖浓度与胰岛素浓度的相互调节关系,提供以下两种验证实验的思路,请予以补充完成。
实验材料与仪器:实验鼠若干,生理盐水,尼古丁溶液,胰岛素溶液,葡萄糖溶液,血糖浓度测定仪,胰岛素浓度测定仪,注射器,计时器等。(提示:给药的方法和剂量、实验指标检测的具体操作均不作要求)
请以甲组为实验组,乙组为对照组的设置完成下列实验:
(1)糖耐量实验:
① 。
② 。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③推测:吸烟人群胰岛素浓度普遍 (高于/低于)非吸烟人群。
(2)胰岛素耐量实验:实验思路与糖耐量实验基本相同。给两组鼠注射等量胰岛素溶液,2小时内每隔30分钟测定各鼠的 ,最后统计分析。请预测实验结果(用坐标曲线图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见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
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
C.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等因素制约
D.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种两性花植物,花的顔色由两对等位基因(H/h,R/r)控制。基因组成与花的颜色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问答下列问题:
(1)基因型为HhRr的植株,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可能有三种,请参照甲图,画出另外两种类型(竖线表示染色体,圆点表示基因)。
(2)取基因型为HhRr植株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的幼苗称为 。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继续生长至开花期,若所有植株全开白色花,则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如表中 所示。
(3)若用自交实验来探究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则应选用基因型为 的植株进行自交,如果子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说明这两对基因位于 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4)假设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以基因型HhRr的植株为亲本自交,Fl中所有开红色花的植株再自交,则F2中开白色花的植株所占的比例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细胞生命历程说法正确的是
A. 蓝细菌产生子代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无丝分裂
B. 正常细胞分化后的遗传物质相同,RNA完全不同
C. 细胞衰老过程中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导致白化病的发生
D. 细胞发生癌变过程中,形态发生显著变化,有的产生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等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滥用抗生素会使其疗效下降,甚至导致某些超级病菌的出现。原因是
A. 抗生素诱发了病菌抗药性基因的产生
B. 抗生素的作用对象是病菌原有的各种基因
C. 抗生素的选择作用使抗药性病菌的数量增加
D. 抗药性强的病菌所产生的后代抗药性一定很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B.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属于特异性免疫
C.HIV破坏人体内的T细胞,使人免疫功能下降
D.胰岛素是不可以口服的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